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07 → 文章内容

当你说腾讯没梦想时,它在英伦拉开了帷幕一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1 18:04:19

原标题:当你说腾讯没梦想时,它在英伦拉开了帷幕一角王如晨/文Liam Fox与刘胜义(右)签署协议一场朋友圈喧嚣之后,潘乱文章引发的腾讯有无“梦想”的讨论,就这样沉寂下去了。我也在朋友圈讨论许多。既对那些动辄怀疑潘文有恶意企图的人表达了不屑,也借腾讯最新动向对其“中长战略”做了一点点预判。在我看来,潘文的最大价值,就是揭示出了这样一种现实:互联网在完成新一轮数字化改造任务之后,已呈现出一种“滞胀”状态。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在期待一场更为壮观的技术创新与思想革命,以驱动各个层面进入下一轮征程。此刻,包括腾讯在内的巨型组织,在产品与服务、组织管理甚至文化层面,似乎有一种路径依赖了。而我的个人判断是,腾讯不可能没梦想,普通员工、产品经理、业务组织陷入具体业务而无法跳出,并不能说明管理层尤其是马化腾未站在更高维度思考未来。一切应该就在一个转折点上。在朋友圈里,我明确地说过,恰恰2018年,腾讯应该会有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我甚至还开玩笑说,潘文可能是腾讯变革前的一种“仪式”。这判断当然有些虚。我并不熟悉腾讯业务微观面,更没跟腾讯同仁深入交流过,更多只是出于内外情势的判断,外加一点直觉与结构化的思考。至于今天为何又扯起这话题,乃是因为,前几天,腾讯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对自己的预判又多了一些乐观。看起来,这事似乎没有太多值得言说的部分:5月9日,腾讯与英国国际贸易部在伦敦签署谅解备忘录,就一揽子合作计划达成一致,具体内容涉及影视、时尚、高端艺术、游戏等等多个文化创意领域。一些媒体做了转载,但没人将它与腾讯的“梦想”关联起来。而我自己的判断如下:一、一次“科技+文化”定位下的关键试验;二、一次新颖的国际化探索行动;三、一次2B战略的关键落地;四、一次聚焦主航道的行动,隐含着强烈的边界意识。我想直接说,这里面,就隐含着腾讯的愿景与中长期梦想。让我们展开分析一下。“科技+文化”的整体输出“科技+文化”,腾讯这一公司定位的描述,我们应该不陌生。仅仅马化腾本人,过去一段时间,就在多个重大场合明确强调过。我所能查到的材料,至少一年多了。如果包括谈论科技与文娱的部分,可以追溯更远。只说最近两次吧:一次是2017年10月康奈尔大学科技学院的演讲,一次是2018年“两会”。而且他是站在整个腾讯集团未来愿景的高度上谈及的。我想,绝非偶然。你会说,腾讯本就是一个科技公司,也是一个文化或媒体公司,“科技+文化”有什么稀奇吗?我想说,分开看,都不稀罕,但一个周期以来,连续强调“科技+文化”,不太可能是两个要素简单、并列做个加法。从词法与语义重心看,它应该是在突出腾讯两重业务属性的基础上,传递了一种新的战略动向。那就是,未来,它不仅要做未来社会赋能的经济基础设施,还要通过科技与智慧的力量,做一个更广更深的文化世界的基础设施提供商。“科技+文化”表面是并列结构,其实更是“施动”、“施事”的结构。我还有更多认知。但这里需要暂时打住,先回到上面提到的战略合作案看几眼。你能看到,双方合作级别很高。英国国际贸易大臣Liam Fox、诸多高级官员以及多名当地企业都现身了,而腾讯这边,则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刘胜义,他还有另一个身份——集团市场与全球品牌主席。合作内容主要集中在影视、时尚、游戏、电竞等多个文化创意方面。但涉及到英国旅游局、BBC、英国时尚协会、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医疗机构等多重领域。显然,这是一个“一揽子”的合作方案。这种合作,单个看来,确实更像通俗的逻辑。比如,腾讯将与BBC签订三年合作计划,在联合制作、内容开发、商业授权、推广发行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打造内容丰富、类型多元的精品纪录片。这确实能体现腾讯在文化创意领域的优势。腾讯“新文创”堪称目前中国最大、最完整的文娱版图。无论是游戏、影视、音乐、文学、电竞等诸多环节,都是国内领先的平台。而且,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一个有机的系统,里面有多重价值链。牵手BBC,确实能体现腾讯在IP挖掘、内容制作、分发推广等许多层面的优势。事实上,2017年,腾讯视频与BBC就联合出品了《蓝色星球2》,创下全球纪录片收视纪录,总播放量突破2.2亿,并以9.9分登顶豆瓣纪录剧集榜。此前,腾讯也跟英国皇家歌剧院展开过合作,通过多重媒体手段将“世界芭蕾舞日”节目快速落地中国。这当然都是常规动作。另外几个项目似乎更有新意:1、《QQ飞车手游》将与英国旅游局、知名英国IP、英国时尚机构等深度合作,未来,游戏玩家可在手游中体验英国特色赛道、背景音乐和游戏人物服饰等元素。此外,腾讯电竞还将携手牛津大学,在赛事及课程方面开展合作;2、与英国时尚协会建立合作,提供整套时尚场景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AI、社交和大数据等,了解年轻人的潮流喜好,并融入时尚设计,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3、跟牛津在量子计算、计算机视觉等学科达成长期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与英国领先的AI医疗公司Babylon Health合作,在微信平台联推AI医疗咨询服务;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Nature Research合作,整合全球科研资源,推动更多“AI+医疗”产品研发与落地,并将之作为联合推出“青年科学家大奖”的首期主题。这几个项目,打破了过去我们对腾讯的认知。你能发现,它渗透场景的能力越来越强。而“一揽子”方案体现了什么呢?我想说,它标志着腾讯“科技+文化”战略,已经具备大规模整体输出的能力。不同的细分领域,差异越大,就越能体现出科技的力量。当然,这背后,文化产业的积累不可或缺。若你放眼中国乃至全球,能看到许多这样的案例:1、纯粹的科技公司,技术维度确实很强,但它们与媒体、内容较远,不熟悉文化产业的微观面与行业规律;2、纯粹的媒体与内容公司,技术实力常常很弱;3、一些拥有文化产业的科技公司,由于缺乏文化产业的历史积淀或运营能力缺失,常常无法将两者有机融合。腾讯两个维度都有较强的竞争力。而且,它的科技与文化两重属性根本无法分割。因为,它们是一个共生的组织。从这个角度再看马化腾说的“科技+文化”,就能更深理解一层。两重属性、两个维度,从一个有机体生发,这正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部分。据我所知,这个合作案达成,更多出于市场营销与公关团队的整合

[1] [2] [3]  下一页


当你说腾讯没梦想时,它在英伦拉开了帷幕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