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小学生发布调研数据践行节约粮食
- ·下一篇文章:滇京棋友相聚官渡古镇 以棋会友传承云南围棋文化
突击结婚支援西南 一个临沂“识字班”的南下经历
原标题:突击结婚支援西南 一个临沂“识字班”的南下经历她叫杨月华,17岁南下云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大西南建设。她也是现仍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几名南下大西南干部之一。在云南省政府宿舍区,记者采访了已是85岁高龄的杨月华,见到家乡来的客人杨老非常激动,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南下经历。南下之前“突击”结婚1949年7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进军大西南之际,为解决大西南解放之后的政权接管和新区建设需要,中共中央决定再次从华东、华北等地抽调老区干部南下西南。在此之前,沂蒙老区已两次抽调数千名地区级、县级、区级干部南下中原和浙江。接到中共华东局抽调南下西南干部的指示后,鲁中南区党委克服自身干部严重不足的困难,毅然从各地选调部分县、区级干部南下。杨月华就是这次被抽调的南下干部之一。杨月华,1932年出生于平邑县地方镇西崮村,父亲杨诚是1932年入党的老党员,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柏林区、保太区委书记。受家庭的影响,她11岁就跟随父亲扮成商贩传递情报,开展抗日斗争,后来参加了蒙山县抗日宣传队。抗日战争胜利后,党组织安排她到柏林小学学习文化。1947年5月,国民党军进占沂蒙解放区后,她带领干部家属、军烈属白天到山上躲避,晚上回村庄住宿。后来沂蒙解放区形势恶化,她随鲁中区干部家属从蒙阴县经益都转移至渤海解放区。在渤海期间,15岁的杨月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回到沂蒙山区后,被组织安排到蒙山县政府财税科工作。说到参加南下,杨月华激动不已。她回忆道:“1949年7月,在二地委(沂蒙地委)任办公室秘书的王云被组织上抽调南下大西南。同以往几次抽调南下干部不同,这次组织上安排的南下干部都是夫妻俩一起南下。当时我和王云还没有结婚。因为王云和我父亲是同事,我们俩早就认识。组织上知道我和王云是同乡,又志同道合,就决定让我与王云一同南下。”出发之前,杨月华与王云在二地委驻地新汶正式结婚。婚礼办得非常简单,买了两个西瓜,由地委组织部张科长代表组织宣布批准两人正式结为夫妻。同志们吃完西瓜,仪式就算结束了。婚后第二天,就向泰安出发。当时,杨月华和另外一名女同志是骑着驴到达泰安的。来到济南后,山东分局将她们安排住在济南机场附近进行集中学习。据杨月华回忆,沂蒙区一起南下的干部有:沂南县委副书记郭长儒,沂南县妇救会长薛新民(郭长儒爱人),沂南县武装部长白云生,沂水县长尹振华,沂源县区委书记刘德俊等。郭长儒的通讯员李守咨、尹振华的刘姓通讯员也一同南下。当时,山东分局从全省抽调的南下西南干部一开始有1500余人,其中有从全省抽调的500余名地方干部,500余名青年学生,500余名工人。集中学习期间,山东分局组织部副部长曹轶殴作了动员报告,在济南的四川籍老红军介绍了四川的风土人情。在济南出发之前,山东分局根据上级要求,对南下干部作出调整,决定所有青年学生不再南下,工人去了100余人,从地方抽调的干部全部南下。风雨南下路杨月华等在济南学习培训了一个多月的时间。9月17日,山东分局在济南举行了隆重的欢送大会。24日,离开济南,踏上了南下西南的征程。山东南下西南的干部从济南乘坐一列运煤的闷罐火车,第一站先来到徐州,与从南京出发的西南服务团总团汇合,正式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徐州,南下干部们统一领到了军装。杨月华领到军装一看,胸牌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在济南出发时本来说是要去四川的,发下服装才知道要去云南。在杨月华的心目中,云南要比四川更远、更穷。但组织上的安排只能服从。在徐州稍事休息后,继续乘坐火车前行。一路上,火车走走停停,许多人挤在一起,好不容易才到达武汉。从武汉再次出发,男同志步行,女同志乘坐轮船经洞庭湖向湖南进发。由于轮船座位少,人太多,只能轮流坐着休息。有些南下女干部带着孩子,更加不方便。这期间,曾发生了一名南下女干部两个小孩晚上被压死的事情。还有的南下女干部在船上生下孩子。在昆明期间,记者就见到了南下途中出生的4名沂蒙籍南下干部后代,现如今他们也已经退休在家。说起南下的历史,这4人兴奋不已,戏称自己是在南下途中出生,也应算作“南下干部”了。到达湖南以后,全部人员开始步行向西进发。在湖南常德,南下支队进行了重新整编。杨月华和王云被编为云南支队第六大队,大队长是峄县的孙振华。1950年元旦,来到昆明小石坝。在这里,全部人员进行了分配。王云被任命为晋宁县县长,杨月华被安排任晋宁团县委书记,开始了新区的接管工作。不平凡的人生道路到达云南后,南下干部马不停蹄地进驻所接管的新区开展工作。由于云南刚刚解放,当地社情民意十分复杂,既有国民党残余势力搞破坏,还有当地的土匪横行,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杨月华说:“我们南下云南的干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投入工作的。云南山高路远,交通十分不便。出行全部靠步行,从县城到区驻地,都要翻越几座大山。有时到地区开会,要走几天几夜,经常遭遇土匪袭击。仅在玉溪地区,沂蒙的南下干部中就有沂水县的邢继业、郯城县的宋传保在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据杨月华回忆,初到云南,南下干部的主要任务是建政、征粮、剿匪。由于语言不通,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也不多,工作开展起来相当艰难。多亏他们是从老根据地过去的,做群众工作有一套办法,工作很快就开展起来。1951年6月,王云调任河西县委书记,杨月华随丈夫到河西县委组织部工作。后来她担任过玉溪地委党校党支部书记,又调云南省农业厅人事处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迫害。1973年,以在家乡的老父亲需要照顾为由,杨月华调回临沂新华印刷厂任党支部书记。1978年,云南省委落实政策,重新将她调回云南,安排在云南省政府机关工委工作。1982年正式离职休养。就是这样一位沂蒙“识字班”,把自己的青春、家庭、子女和毕生献给了云南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来源 琅琊新闻网)
突击结婚支援西南 一个临沂“识字班”的南下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