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23 → 文章内容

改革开放40年︱刘守英:一家子教我的“改革”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9 0:03:02

澎湃新闻 ?刘筝 ?图一在1981年进大学之前,我绝不知道有“改革”这个词,压根儿也不会有靠“改革“来改变自己和一家人命运的意识。1976年9月的那个特殊日子,我带着弟弟在离家20多里远的河垸捕鱼,突然听到大队广播站播放一段带着哭泣的声音: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听到这一噩耗,当时只有12岁的我心猛地下沉,完全没了捕鱼的心情,收拾好鱼具,含着泪水,步履沉重地回到了家里,一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接下来的一些天,我是在小队长家门坎上度过的,那时全队就他家有广播,我便每天晚饭后七点坐在他家门口听中央新闻广播。毛主席去世时,我们家的贫穷是实实在在的,两间四面漏风的瓦房,家里的家当比如今西北、西南很多贫困地区的极贫户还要破落,父母加上早早上工的姐姐三个整劳力所挣取的工分还换不来一家五口人的温饱,我和弟弟有时还得挖野菜掺着大米煮了充饥,父亲抽的几分钱一包的“大红花”也是靠我们弟兄拾破烂换来的,春节时一些必备的年货主要靠隔壁队家境稍好些的舅舅送。尽管那么穷,我们也从没有怪过谁,队里也没有人想过像安徽小岗村那18个农民一样按了手印,以“改革”的方式求生。1980年代的那场改革在我们村并没有“改天换地”。说实话,我对头两年发生的事情印象并不深,能回忆起来的片段也很难与后来那种波澜壮阔的描述划等号。可以肯定的是,我们队里的“改革”最初是按上面的要求进行的,生产队将原来集体一起干的活儿分成一段段,农民按农活分成一个个作业队承包。有意思的是,政策一开闸,老乡们就开始选择适宜自己的方式,后续发生的变化只能说形势比人强。不到一年时间,上面定的小段包工方式先是被小组包产所取代,小组承包才一年,就被包产到户取代。在作业队和小组责任制时,村里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诸如,原来生产队里的干部开始不那么“厉害”了,一些偷奸耍滑的人在分组时没有人要了。我们家的人因为在集体化时期属于那种老实不惜力的,且各有一门农活手艺,大家都抢着要。我们队的包产到户我没有赶上,我是上大学后第一年寒假回家时得知的。记得回家当天,父亲就欣喜万分地告诉我,家里分到几块地了!他那种兴奋劲我就见过两次,一次是我拿到复旦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一次是这次从集体分包到土地。父亲还没等我安顿好,就带着我去看分到的地,一边看一边“表扬”自己的地种得如何如何好!包产到户第一年收成就上来了,家里一间屋子堆满了谷子,养的十几只鸡给父亲换烟酒也已绰绰有余,养的两头猪已卖了一头换了些钱给我这个名牌大学生回来过年接风。晚上全队的乡亲们纷纷送来鸡蛋(这是我们那一带的习俗,哪家有喜事或客人来,其他家就会送鸡蛋),那几天来我们家的人络绎不绝,每个乡亲的脸上就写着一个词:喜悦!记得他们给我说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家的地种得如何好,队里原来那几个“头头”的地种得如何不如他们……自打研究中国农村始,家乡就成了我观察农民和评判农村政策的最靠得住的窗口。尤其是我到了国务院农研中心和国务院发展中心工作以后,在老乡们心目中,我就是“上面制定政策的人”!从他们对待我的态度,我基本能断出政策好坏,这种信任是在其它哪怕跑了几十年的村子都不可能建立的。政策是否对头,我从一进村口就能感受得到。政策对胃口,他们会很远就以真诚的笑容迎过来,还端着鸡蛋来看你;政策出偏差,他们就离你远远的,当然没有人给送鸡蛋了。我记得包产到户以后的头几年回家,老百姓还劲头不减,使满马力向前奔,他们每晚到了深夜都不愿离开,和我讨论除了种地还能干点啥。但是,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发现他们当初那种充满希望的笑脸很少能见到了,他们晚上过来聊天时常带着叹息。尤其是那一阶段连续几年的卖粮难,打白条,拉到粮站的稻谷被验水分过高后又不得不拉回来晒,排队一排就是几天几夜不挪窝,化肥、农药价格翻番上涨,就不见粮价升,老百姓开始发牢骚。在我印象中,老百姓有不满情绪是这一段开始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前后,老百姓种地负担沉重,一亩地收成就是四百多元,但各种提留摊派加起来居然高达五百多元,有些农民甚至靠贷款完成上交,这一时期农村的干群矛盾激化。我至今仍刻骨铭心的是,这一段时期我回家时,农民的脸色变得既难看又无望,当我进到村里时,原来远远就迎过来的老乡,现在看见我时扭头就进到自己的屋子,当然也没有人来家里送鸡蛋和聊天了。晚上舅舅来坐,我问老家发生了什么情况,舅舅带着很大的情绪质问:你还好意思问,你们搞的是啥政策!那么重的负担,我们农民怎么活!记得当时村里为了催款,每年都会把每个没有交完款的人的名字在村广播上念,我包产到户时也分过地,后来才调出去,头几年的合同款也没有交齐,由于我当时已是村里的“大人物”,他们不好意思念我的名字,就每年春节期间念我弟弟的名字。这一时期,我亲眼目睹了老百姓对农业这个世世代代的营生心生反感,一些年轻人开始离土出村谋生活,农民的城市化有很大的因素是因为负担过重跑出去的!从我们村的情况来看,真正称得上改革的,包产到户算一件,它确实带来农民前所未有的解放,让他们充满了希望。但是,这种感觉没过几年在农民身上就开始减退,尤其是在粮食任务的重压下,农民的脸上再度陷入迷惘和无助。从那时开始,一部分农民开始出村谋生,出不去的农民留在土地上挣扎,乡村不再是希望的田野,农民不再相信在农业上能寻到出路,尽管后来陆续取消粮食统购订购,再后来取消沿袭了两千年的皇粮国税,但村里乡亲脸上从此没有再现1980年代那样的灿烂。近几年我也偶尔回到家乡,但是,村里乡亲和我过去的那种亲近减低,有时调研顺道回家乡,村里看着我长大的乡亲已经老的无望和没有尊严,他们那驼着的背和苍老的脸证明着一辈子的辛劳而无所获,已经老花的眼已看不出我是谁,他们只能从我大声喊他们的称呼才能辨识,村里的年轻人除了几位出不去的绝大多数都在外打工,村里的小孩都到了镇上和县城读书,整个村庄处于无生气的静之中。二我们家与村庄的疏离是从父亲去世开始的。1988年我在复旦完成七年的学业后,进到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所工作。我们所当时租了六里桥北里北空干休所一栋楼,楼上三层用于办公,我们这些新来的年轻人在地下室给了一间临时的房子。在那个激情燃烧的

[1] [2] [3]  下一页


改革开放40年︱刘守英:一家子教我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