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10 → 文章内容

永字八法|捺笔磔法怎样写出如战如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3 19:14:05

原标题:永字八法|捺笔"磔法"怎样写出如战如刀?总第1130期;欢迎关注。经典重发,欢迎分享這是目前網絡上頗受好評的書法講座香港“黃簡藝術工作室”出品──書法初級課程「筆法」課件認為,書法的三大要素,就是筆法、筆勢和筆意。黃簡老師追根溯源,探究王羲之書法之奧秘,向現代學習者進行系統的講授。尤其適合書法愛好者自學。第三十八集|捺为磔何为磔法?什么是一波三折?什么是战行?|筆記|1. 磔的意义“永”字八法最后一笔是捺,在“永”字八法中称为“磔”,有关一般的捺笔写法,我已经在28课和29课中讲过了,今天我来讲解一下,“永”字八法“磔”的特点。什么是“磔”呢?“磔”的本义是一种酷刑,颜师古说“谓张其尸”,怎么个“张”法,至今还不大清楚,学术界有各种讲法,但结果就产生了引申义,“磔”就是张开、裂开、放开。“磔”也用于祭祀杀牲,《周礼》郑玄注:“披磔牲以祭”,俸禄是古人的大事,要“磔”牲口来祭祀。《说文解字·磔》段玉裁注:“凡言磔者开也,张也,刳其胸腹而张之,令其干枯不收。”就是把祭祀用的牺牲如鸡鸭等,去其内脏,张开风干,干枯以后不会收合起来。好象我们现在常见的腊鸭那样,这就是磔。再举个例子,看过斗鸡吗?两鸡相斗,颈上的毛都张开,称为“磔毛”。唐代韩愈和孟郊有《斗鸡联句》,就写到“磔毛”。第三个例子,东晋有个大臣恒温,他是王羲之的密友,两人书信来往很多,《淳化阁贴》中收入恒温《大事贴》,可以看到恒温的书法也很好。恒温是什么模样呢?《晋书·恒温列传》引刘惔的话说:恒温“眼如紫石稜,须作猬毛磔”。刘惔从小就是恒温的朋友,他说恒温一脸胡子,好象刺猬那样张开,这就是磔须。想象中就是这样一个形象。简言之:明白了“磔”的字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永”字八法:掠是拉过来,磔是放出去。2.波和磔的关系明代张绅《法书通释》说:“磔者,波也;而谓之磔者,微直曰磔,横曰波耳。”张绅认为,直一点的捺叫“磔”,横放的就是“波”。清代书法家王澍看法也差不多,他说:“微斜曰捺,人、大、欠等字是也。横过曰波,之、道、远等字是也。”这里王澍所说的“捺”,就是“永”字八法中的磔。照张绅和王澍的说法,左面这一个是磔,因为它是斜放的;右面这一个是波,大致是平放的。但“平捺为波,斜捺为磔”,把波和磔分开讲了,这只是明清人的讲法,唐宋人认识不一样。我在28课中讲到,大约晚唐至北宋时期,有一篇《“永”字八法详说》,这篇文章说一捺的写法是:“笔诀云‘始入笔,紧筑而微抑,便下徐行,势足而后磔之’”。从这句话知道,当时“磔”就是写波势的最后动作。唐太宗李世民《笔法诀》有一句话:“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唐人认为波磔是并用的,有波就要磔,波势收尾必定要“磔”一下,也就是放出一段。而且这个“磔”的方向和“波”不同,所有的侧面不同,换了笔心方向。所以叫“一波三折”。唐宋时,无论是平捺还是斜捺,都有波有磔,都可以分成两段,前面为波,也就是一捺的身体称为“波”,收尾为“磔”,收尾要撑开一段,放开一点。那问题来了,“永”字八法最后一笔称之为“磔”,究竟是指整个捺笔,还是只指捺笔的收尾呢?就“永”字八法各点画命名来看,每个笔画都用一个字,“磔”很明显指整个捺笔。但重点是提醒你要有放开的磔尾。写过的人都知道,真书这一捺难就难在这个磔尾上。《“永”八法详说》有这样一段话:“右送之波皆名磔。”可见当时“磔”的意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仅仅指波势的最后收尾动作;广义已经扩大到整个向右的波势。这可能是因为右送之波,最后都要有磔的缘故。所以,“永”字八法把最后一笔称为“磔”。这是广义的称法。简言之:“永”字八法,是经过张旭改造的。“永”字八法的捺笔,指真书的捺。这一捺笔称为“磔”,是强调收尾要放出。3.什么是一波三折好,第三,讲讲什么是“一波三折”。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但具体在书法中,是哪三折呢?捺笔产生于隶字,但最早的是无波无折的。我给大家看过西汉《莱子候刻石》,上面的“支”字和“使”字两个捺,就是直挺挺的。很直的捺,在真书里还有遗留。智永《真草千字文》里就有不少。你看他写的“深”字这一捺,用挫笔写,写得很直。仔细看看,这一捺也很直。但起笔是转了弯的,也可以说有一个折。又像这个传为张即之写的“贤”字一捺,行笔部份很直,但起笔有明显的波形。智永《真草千字文》字数达一千,他的用笔有很多变化,但我们要单独选出一个字作为样板,如这个“咏”,这种只有一折的捺笔不大好看。不适宜当学书法的样板。在早期的草书作品中,如皇象《急就章》,短捺往往也只有一折,但长捺就有两折了。一波两折在行书中明显多了起来,如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放”字一捺,其实就是画波形。我在28课中讲过什么是楷法。张怀瓘《书断》引北朝王愔的话说:王愔云:“(王)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隶草”就是章章,王次仲采用章草的方法,创造了波势,这就是楷法。所以王羲之这个“放”字一捺有波势,就是运用了楷法。但我们注意到,这尾巴是断笔。这种情况,在王羲之《兰亭序》中很常见。可能是因为行笔速度快,所以省略了最后“磔”的动作。如果慢一点,写得完整一点,捺笔最后就会多一个尖,这就是“磔”。你拿“迹”字的一捺,和“迁”字的一捺相比,就会发现“迁”字一捺多了一个收锋动作。这就是波势之后,有了一个“磔”。清代有个进士沈道宽,写了一本《八法筌蹄》。“筌”就是捕鱼的竹器,“蹄”是抓兔子的网,这里指工具。这本书对一波三折,讲得很明白:“唯磔法须明一波三折之义,落笔一折,随按下力送至右住处,突止如剪截势(就是挫笔下来写完断笔);随将笔尖提起,收入画中(这是第二折);从字之上界拂出,是谓三折。”我用一张图来说明“永”字最后这捺笔的写法。我们现在看到,这捺笔的中线是这样的。起笔后一折往下挫,第二折是“随将笔尖提起,收入画中”,这就是回到五号位,回到正锋位置。在任何时候,回到正锋就取得了主动权。不要忘记。然后第三折出锋。沈道宽说“拂”出,力量小了点,应该是揭出。王羲之《兰亭序》第十四行最后有个“欣”字,第十五行最后有个“不”字,这两个

[1] [2]  下一页


永字八法|捺笔磔法怎样写出如战如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