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电脑基础基础应用24 → 文章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丨语言艺术学科的生态化转型:科学课堂之外的可持续教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4-13 19:52:04

及整个生命共同体(包括但不偏袒人类)的影响。英语语言艺术切入科学教育的另一个天然渠道是生态学。生态学可以定义为“专门研究生命体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Dobrin & Weisser 2002,9)。上述学者将新兴的生态书写(ecocomposition)定义为对各种各样关系的研究:“写作者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写作者与文本的关系,文本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和话语之间的关系,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等”(Dobrin & Weisser 2002,9)。在此,两位学者明确指出,“环境”(environment)一词不仅限于“自然”(nature),而是“包括所有环境:课堂环境、政治环境、电子环境、意识形态环境、历史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等”(Dobrin & Weisser 2002,9)。作为英语语言艺术课程的教师,我们每天都涉及演讲、写作、思考等相关的话语研究(the study of discourse),生态学思维意味着我们要关注话语与其存在场域(无论是天然的场域、被建构的场域还是想象的场域)之间的关系。生态书写、生态素养与英语课的“生态化”英语语言艺术教师的授课任务可以分为两部分:阅读与写作。这两者可以细分为对各类作家和体裁的阅读,面向各种受众、出于不同目的的写作。聚焦种族、性别、阶级和文化研究的各种批评理论主导了后现代(post-modern)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有两种新的课程论(curricular approaches)强调将“地方”(place)作为一种新的批评范畴(critical category)。第一种课程理论源自“生态批评”(ecocriticism),它的定义是“对文学与物质环境关系的研究”(Glotfelty 1996,xviii)。格罗特费尔蒂(Glotfelty 1996,xviii)解释道,“正如女性主义批评从性别意识的角度考察语言和文学,马克思主义批评在文本阅读中关注生产关系和阶级意识,生态批评对文学作品采取以地球为中心的文学研究方法”(Glotfelty 1996,xviii)。生态批评聚焦的是这类问题:这首十四行诗是如何表现自然的?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物质环境扮演了什么角色?如果说生态批评主要关心的是文本阐述(interpretation)(即阅读),那么,生态书写主要关心的是文本生产(production)(即写作)(Dobrin & Weisser, 2002),这里不仅包括书面文本,还包括视觉文本和自然文本(或语境,contexts)。在这一意义上,语言(话语)的概念被拓宽了,“语言无法脱离自然而存在……而且语言(话语)可能是推动社会变迁最强大的,甚至是唯一的工具”(Dobrin & Weisser 2002,26)。事实上,遵循这一思路,书写=力量(wring = power)。根据这两种关于阅读和写作的批评理论(生态批评和生态书写),我们如何创建最佳的课程框架?“生态素养”(ecological literacy)这个大概念有助于我们在英语语言艺术课程中找到自然(nature)的位置。大卫·奥尔(1992)指出,“识字(literacy)是读写的能力。识数(numeracy)是计算的能力……生态素养(ecological literacy),就是追问‘接下来怎么办’(what then?)的能力”(Orr 1992,85)。奥尔认为,“在最后的雨林消失之前,在增长驱动的经济(growth economy)成为强弩之末之前,在全球变暖完全失控之前”(Orr 1992,85),我们迫切需要问,“接下来怎么办?”我们也迫切需要问,“为何我要关心生态?”“生态危机对我有何影响?”我们在课程框架中注入生态素养时,必须把英语语言艺术所强调的细致观察和普遍联系(close observation and making connections)付诸实践。为了建构这样一种课程框架,让师生走出头脑的局囿,走向广阔的自然,奥尔(1992,90-92)提出了6条原则(思维模式);我们在教学中不妨把这些原则传授给学生:1. 所有的教育都是环境教育。2. 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无法仅通过单一学科或者部门被认识。3. 对于地球居民来说,我们需要与一方水土进行对话,这种良好的沟通与对话也是生态素养教育的一部分。4. 教育的呈现方式与教育的内容同样重要。5. 在自然界的经验是理解环境所必需的,也是清晰思考的重要源泉。6. 围绕社会可持续转型的挑战,教育将会强化学习者顺应自然系统的能力。上述原则对英语语言艺术课的生态化转型颇有启示意义,其中,前两条特别适合通过在地教学法(place-based pedagogical approach)直接应用于英语课程。“地方”的力量:在地书写在地教育(place-based)的思想将“地方”或“环境”(place or environment)概念作为贯穿各种课程的共同语境(context)(Sobel, 2004)。在地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跨学科教学,小组教学(team-teaching),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项目式体验教学,适应个体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及对本地社群和自然环境的探究等”(Bruce 2011,21)。我们的地方场所、环境问题(所有问题都是环境问题),以及人们与生俱来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威尔逊(Wilson 1984)称之为“亲生命”)都可用以完善英语教学、识读教育和公民素养教育(Lundahl 2011,44)。根据奥尔提出的教育原理的前两条原则,我们发现,在地教学法与英语语言艺术的课程教学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奥尔的第一条原则,即“所有的教育都是环境教育”,看似夸张,实际上一语中的。一旦结合在地教学法,这条原则就获得了生命力。根据索贝尔(Sobel 2004,7)的阐述,在地教育:“……是将地方社群和环境作为语言艺术教育及其他跨课程教学的起点。这种教学理念强调体验式学习、真实世界的学习(real-world learning),由此可以促进学业进步,帮助学生更加密切地连结社群,更好地欣赏大自然,更加积极地服务社区、履行公民职责。”索贝尔所强调的在地教育的跨学科性,与奥尔提出的生态素养第二条原则不谋而合,即“环境问题错综复杂,无法仅通过单一学科或者部门被认识”。一方水土可以作为连接人文课程和科学课程的纽带,从而让学生联系实际;学生一旦与一方水土建立联结,地方就变得更加个人化。在地写作(place-based writing)可以鼓励学生更加投入地钻研某一主题,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写作体验。确实,“有意义的写作不仅源自于与某个地方的联结,更是对该地方的反思”(Jacob 2011,51)。当我们为学生营造与他们自身社群相联结的独特而真实的体验,我们就能捕捉到原本飘忽不定的“发声”(voice)的本质,同时为他们提供写作的真实理由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生态文明教育丨语言艺术学科的生态化转型:科学课堂之外的可持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