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电脑基础基础应用22 → 文章内容

“一个图章”:服务型政府 从此起步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4-2 2:20:31

。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1988年6月10日,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朱镕基市长亲自兼任外资委主任,黄菊任副主任,以体现市政府的权威。同时,市计委、经委、建委、外经贸委主管相关工作的副主任兼任外资委委员(副主任)。在锦江饭店小礼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对外宣布:外资委行使“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的工作方法,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一个图章”让外界觉得不可思议。与会代表回忆,一位外国记者用怀疑的语气询问:“是总共一个图章,还是要额外增加一个图章?”当他得到“一个图章就可以了”的答复时,全场气氛进入高潮,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上海创设的外资委,其行使的职能不是补充性的,而是要将其他委办的权力集中到这个新的机构,把各委办的审批印章收掉,变成1个印章,而不是联合办公。”后来担任过外资委副主任,现任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刘锦屏告诉记者。发布会上还公布了外资委工作守则:微笑待人,和气生财;有问必答,有信必复;通力协作,高效服务。24个字,朴实无华。更令中外记者感到新鲜的是,外资委将“24小时待命”,随时解决外资企业遇到的问题,并且当场公布了外资委常务副主任的电话号码。这些细节,让外界感受到了浓浓的诚意。外资委成立后,所有同事兵分14路,逐户拜访全市两百多家外商驻沪机构,向外商介绍新机构的职能。“外商一开始以为我们是推销产品的,了解我们的意图之后,都热情接待。”叶龙蜚与同事们来到外商集中办公的联谊大厦,挨家挨户敲门请求拜访。让他记忆犹新的是,走进一家外资企业,他开场就说:“现在搞改革开放,我们要推销的是改革开放的思想,看看怎么来帮助你们。”有人问:“看你像领导,你是科长还是处长?”叶龙蜚回答:“我是局长。”对方惊叹:“啊?局长也跑来发传单啊!”恰恰是这种观念上的冲击,释放出上海推进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外资委的设立,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有效促进了外资落户上海。1988年,外资委批准外商219家,引进外资1.66亿美元。1991年,上海引进外资项目365个,平均每天一个,引进外资2.79亿美元。1992年达到2012个,是此前N年的总和……从此,上海进入了外资大量涌入、城市大发展的腾飞时代。从“一个图章”到“一网通办”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无止境如果说“一个机构、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给人带来巨大震撼,那么外资委一直秉持的服务理念,则深刻冲击了传统政府部门“朝南坐”的思维。一系列的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让外资委成为上海探索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次成功尝试,其影响深远绵延至今。自我改革,提高效率外资落户上海的最大阻力是政府自身,症结在于体制机制问题。当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即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当时,经委负责审查外资工业技术改造的可行性,外经贸委审查外资项目是不是和国内出口有冲突;建委主要审查土地、规划、水电煤等配套条件;计委主要审查是不是限制企业,是否重复建设等。尽管这些审查在当时都有其合理性,却让初来乍到的外商感到茫然无措,大大增加了引进外资的难度。通过对外商投资的流程再造,情况开始大为改观。市计委对外资项目立项的审批权、市外经贸委对外资企业合同章程的审批权、市经委对外资工业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权,都收到了外资委。同时,这几个委办的副主任兼任外资委委员,原有职务并不免掉,这一制度设计确保了外资委工作的顺畅开展。“外商只要找到外资委,外资委会主动协调、内外结合,指导外商完成各种申办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外资委通过内部协调,把外资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解决掉,并且帮助外资达到办成条件,盖一个图章完成审批。这种主动帮外资想办法的做法,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和效率,让上海在外商心中的形象有了很大改变。”时任市计委副主任、外资委委员吴祥明分析说。“外资委成立后,简化了审批程序,但该有的程序都有。如果土地和其他方面没问题,两三个月就出来了,是过去耗时的几分之一。”刘锦屏坦言,外资委的工作理念是,如果项目合理合法,100%通过;如果不合理不合法,肯定不能做;如果项目有合理要求,但与现有的规定不尽一致,外资委会设法协调,推动解决。转变观念,主动服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世界各地也在争取投资,发达国家同样欢迎外资。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外资委的做法是:不能坐等外商上门,而要主动提供服务。这一转变,让根深蒂固的“审批政府”“管理政府”观念受到了触动。新机构成立后,很多外商立刻带着困扰他们的问题找上门来。为了做好服务,外资委的大门随时敞开,外资企业可以直接乘电梯进来,不需要介绍信。一时之间,外资委很快热闹起来。大到危及合作项目推进的中外合作方的矛盾,小到一个电话、一路煤气管线,外商都找到外资委。外资委积极协调,亲自跑腿,帮忙解决。当时,上海用电、用水、通信、煤气供应十分紧缺,俗称“四只老虎”。外商需要的容量都很大,按照正常程序排队需要等很长时间。外资委就为企业出面,与其他政府部门协商。这让外商感到意外和惊喜,上海在外商眼中有了不同。“政府一些工作人员说,你们做得太多了,这些应该企业自己来做。可我总是说,政府有权力,但别忘了为企业服务。每个国家都重视引进外资,坚持以主动服务、持续服务的理念做工作,就是外资委的职责所在。”刘锦屏说。从历史统计看,上海外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1991年,每年合同外资在1-2亿美元,十多年共吸引项目1227个,合同外资16.3亿美元。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1年,成为快速发展阶段,每年合同外资为几十亿美元,十年共引进项目2.35万个,合同外资511.67亿美元。第三阶段是中国“入世”后,上海每年吸引外资都在100亿美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年超过50%-60%的新增投资,都是老企业在增资,这一比例最高时甚至达到70%。这充分证明了外企对上海投资环境的认可。正是外资委等政府部门的服务,让上海成为外企成功率最高、效益最好的地方。传承理念,引风气先2008年10月,在新形势下,外资委因为完成了历史使命而淡出人们的视野,原上海市外资委(上海市外经贸委)的有关职责划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服务外企的重任交给了市商务委。“从2008年起,市商务委传承了外资委服务外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一个图章”:服务型政府 从此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