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电脑基础基础应用19 → 文章内容

社会学家郑也夫:我们居然可以把教育办得这样糟,这是一个很沉痛的话题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3-19 22:18:02

做了一件好事,就得到了表扬或奖励,这其实就是在助长伪善。我不相信道德是说教可以提升的。我对于夸奖有很大的警惕,夸奖一定是高位人夸奖低位人,在夸奖的过程中就会把自己抬高,夸奖是一种控制手段,是别有用心。日本有一个叫远山正瑛的治沙圣手,八十多岁到中国来治理沙漠,功德无量。记者问他:我们听说日本人的孩子的环保意识那么好怎么来的?远山回答:“日本的孩子环保意识好,因为他们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父亲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看到父亲的一切行为,父亲不用说什么,孩子慢慢也会这样做的。相反,如果父亲不做环保的行为,但是一直叫孩子去做,孩子会觉得父亲非常虚伪,就会叛逆。我有一个外甥在美国出生,非常顽劣,但是看到街上有垃圾一定要捡起来,为什么会这样呢?是谁的说教发生了这样大的作用?其实并不是,而是由整个社会成年人的行为影响的。人会被他人的行为感动,人不会被他人的说教感动。再说“智”,“智”的本质应该是知识,而不是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要转化为能力有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在“德智体”上对“智”的理解是非常偏颇的,但是即使对“智”的理解很正确,也还有非常重要的情商,“智”不能包打天下。最后再说“体”,我们高三基本就没有体育了,我们对“体”轻视到何种程度啊,其实“体”是太要紧的事了。在古代读书教育改变命运,现在很难教育改变命运,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教育提高了你的能力,改变你的命运;一个是教育给了你学历,这个学历帮助你改变了命运。当然还有可能是二者结合起来。我本人应该说是被教育改变命运的人,我之前是知青,十八岁去了农村呆了八年半,之后回到北京待业期间恢复高考,我就考进大学,一年半之后考了研究生,当时有学历的人是很少的,可以说这是改变了我的命运的。可是,现在教育还能改变很多很多底层人的命运吗?恐怕很多人越来越不看好。在1977、1978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教育确实可以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可是到了当下,我们说阶级固化,其实这个事情不新鲜。一个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所有社会成员对这个制度都是陌生的,所以在这个制度下博弈相对来说大家是比较公正的。后来所有人都会看这个制度有没有一些小漏洞,有点小漏洞就要利用,那么谁更能利用?肯定是有钱有权的人更能利用。时间久了之后这个制度虽然没有变,但是在这个制度的博弈下底层人将吃亏,有权有势的人将占便宜。比如高考判卷子还是公正的,但是他们利用家教、把孩子送到教育资源更好的学校,久了之后穷孩子想进入北大清华那就难乎其难,所以教育改变命运就变得越来越落空了。不过,我对“教育改变命运”观点的批判远没有结束。比较一下中西文明,欧洲的传统社会是一个身份社会,而我们不是,我们的农民如果肯干、发财可以做地主,欧洲不行,你什么出身就是什么出身,改变不了。我们的人好好读书可以做官,在欧洲做不到,是身份决定的一种等级制。所以,在中国古代就是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你原先是白丁,中了举就可以做官,我们很多大官都是祖上没有人读过书的,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们古代社会是这样的。西方古代社会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自由度要高于西方,人们的机会多一点,这或许是我们比他进步的地方。但是后来呢?教育改变命运在现代西方还在发生着吗?仍然不会。为什么不能发生呢?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现在的德国是一个枣弧形的社会,中间大两头小,很有钱、很有权的人是很少数的,很贫困、没着没落的人是很少数的,中间的中等收入的阶层是大多数。大多数人出身就是中等阶层,本人只要特别不着调、都不会沦落到底层,你不需要教育改变命运。人们大多数就是在中间呆着呢,社会上只有职业差别,少有阶级分野,蓝领工人不会羡慕白领,进大学深造,全凭兴趣,而不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干嘛拼命读书改变命运呢?你跟德国人讲,他不会理解所谓“教育改变命运”。也就是说,教育改变命运曾经是一句好话,在古代中国和西方相比拥有更高的自由度,但是现在和古代完全不一样了。今天如果说一个社会还需要教育来改变命运,说明这个社会是一个制度落后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变成枣弧形、橄榄形的社会,而还处于金字塔形,这个社会结构就有问题。在这样的结构下如果还不能发生教育改变命运就更糟。隐藏在“学区房”背后的利益链小升初就近入学与“学区房”背后隐藏着利益链。这不单是认识的误区,我们还要分析一下政策。政府的行为,这个政策就是小升初就近入学,导致学区房的形成。一开始这个政策的目的还是一个挺良好的愿望,希望小学学习负担不要太重,取消考试入学,实行就近入学。其实这么做的时候早就应该料到会形成学区房,富人就会让他们的孩子进入师资力量比较好的学校,底层人就永远进入教育资源比较差的学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有没有好一点的手段?一个现成的办法就是让一个地区的学校办校水平比较接近,这个事情很容易。首先硬件上比较平等,提升教学力量比较差的学校的硬件水平。软件就是师资力量,可以让师资在区内轮转。小升初就随便报名随便入学。但是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这样做呢?因为不愿意把初中变成教育水平接近的。那为什么不愿意把初中变成教育水平接近的呢?因为有些人刻意保留这样的差距,是因为他们从中可以获得好学校的红利,这是一个利益链。就近入学这件事凸显出中国教育管理者们没有改革的愿望,没有愿望还何谈方案呢?我们谈教育,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话题,今天我们在思考教育、讨论教育、理解教育的时候,其实是非常狭隘的看待教育。我们所看到的教育不是教育原初那个博大的意义,其实教育不是一定要在学校和书本中实现,也不要迷信一定要在一个好学校中实现教育。智见微信公众号:zhijiantalks搜狐教育·智见精选自“正反读书”公众号,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上一页  [1] [2] 


社会学家郑也夫:我们居然可以把教育办得这样糟,这是一个很沉痛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