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打开电视,在家就能看到幼儿园监控画面?这事可以有
- ·下一篇文章:《朗读者》感动之外见初心
父亲教我学写字
原标题:父亲教我学写字□王维亚父亲是旧时候的老私塾底子,新社会里考上学,后做教师四十年,现早已退休赋闲在家。父亲念私塾就在我们王家祠堂,有幸得很,私塾老师张少白先生写得一笔纯正的《多宝塔》,因此,父亲的颜字也是入规入矩。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一天,父亲骑车带着我到学校去。出村口不远,从大路上迎面走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稀疏的白发,微驼着背。只见父亲赶忙下车,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礼问好,又让我向他问安。老人言语从容,表情安详,一派儒雅之风。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是父亲幼时的私塾老师张少白先生。其时,我正在父亲的管教下习书。仿帖是父亲为我书写的,当时习书的案子就是我家窗台下的那台卧式缝纫机,每天晚上我都趴在那儿老老实实地临写。面前是工工整整的帖子,身后是父亲那严肃认真的目光,稍有不注意,一巴掌就打在了后脖颈子上。我当时最大的心理不平衡就是为什么不同样严格要求弟弟?最盼望的就是我家来人,不单是庆幸自己得到了解放,有时还获得两句夸奖,使得自己的处境稍能宽松一些。父亲那时那逼人的目光,坚硬的语气新鲜如昨:写好“飛”“鳯”“家”,走遍天下有人夸;字要好,宝盖小。可见父亲字虽得益于颜体,但绝对有乡俚影响。过年了,家家户户是要贴对子的,这时我的任务便是为父亲抻纸。那张堂屋正中的八仙桌上,西边是伏身认真书写的父亲,东边是对写字已略有兴趣的我。抻纸也是需要相当用心的,必须随时按父亲书写时的节奏调整速度,使父亲的笔总保持在一个位置上,让他写着舒服。稍不留神,父亲就会哼一声。再不注意,父亲就要瞪一眼,那离受罪就不远了。当一副副精彩的联语从笔下流出来,我看着虽不敢多嘴去评点,但心里很羡慕。我见过父亲参加了唯一一次和书法有关的活动,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时我随父亲在漯河市的南大街学校念书。一天,吃饭的时候到了,我到处找不到父亲,有老师说他在食堂北面小二楼上的蒋伯伯房子里,我就去了。到了门口,只见门紧紧地关闭着,窗户也被厚厚的窗帘遮得严严实实,屋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一推门,黑乎乎的屋子里,灯光被画报纸卷成了一个光束,父亲和蒋伯伯伏在灯下精心地勾描着影印的毛泽东诗词手迹。那种方法其实就是习书的“双钩”,字也是由父亲填充的,我看了好奇。第二天,一副放大得分毫不差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草书联就挂在了学校的会议室里。多少年过去了,我早已在八十年代初的书法热中又拿起了笔。父亲和母亲千里迢迢来西北看我,我上班去了,已有些年龄的父亲坐在案前,在一张旧报纸上,信手写下了一个个妙不可言的字,“飛”“鳯”“家”赫然在列。我看了自叹弗如。我让父亲在宣纸上写,他笑笑不做回答。父亲回去了,我把那张写满大字的旧报纸收藏了起来。如今,报纸早已发黄,可父亲并没有为我再写些什么,我总感到一种深深的惋惜。之后不久,父亲从家乡县城的小书店里为我买了两本字帖寄来,一本是褚遂良的《阴符经》,另一本是米芾的行书。在那字帖的后面,父亲用钢笔写下了他的叮嘱:坚持下去!我记下了这深切的教诲,坚持了下来。字有了长进,父亲看着心里高兴,但从没有听到他夸奖过我,而我长久的心思就是想让父亲较为正式地写一幅字。其实,这么多年来,父亲的字只是用来抄写学校的公文了。对有人求书他概不应允,我问过父亲缘由,父亲只说一句话,你只管把字写好。岁月不住脚。退休后的父亲更是疏于笔墨,即便是写,也写不出他的最好水平了。但我总在期待着有这么一个机会,父亲能在一个轻风阳光的日子里,端坐案前,濡染笔墨,有我为他展纸,为我们写出一幅精美无比的书法来。那无疑是一件幸事,我想,我们一定会好好将这幅字珍放起来的。
父亲教我学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