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14 → 文章内容

听见更多:万能的深度访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4 21:22:53

照提纲的顺序,跟随用户的思路和对话内容进行,可以让访谈更自然。确定大的模块后,接下来是设计具体的问题。我们需要提出主要问题来获取需要的信息,询问更广泛场景的因素,以及对主要问题做拓展和延伸。访谈中可以问哪些问题?Patton归纳了六类问题,经验/行为 (experience/behavior) 问题、意见/价值 (opinion/value) 问题、感受 (feeling) 问题、知识 (knowledge) 问题、感官 (sensory) 问题、背景/人口统计 (background/demographic) 问题。在设计问题时,有几个主要原则。首先,设计问题时,关注“如何”而不是“为什么”,探究如何思考。即使我们非常想知道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但能让受访者回答的是包含“如何”、“什么时候”、“什么”等开放问题,他们乐于描绘自己的经历,但是难以回答“为什么”。因此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要让受访者多进行详细的描绘,描述真实的事件行为、具体的行为。从我们听到的回答中就可以找到原因。要严格避免引导性问题,它会污染研究的结果,如“你是不是因为涨价就决定再也不买了?”“很多人都认为这个APP不好用,你觉得呢?”,它带入了访谈者的偏见,而深度访谈只应该属于受访者的观点,访谈者应当是中立的。要做非引导性访谈并不容易,涉及到自我距离的保持,研究人员需要随时提醒自己保持中立,忘记自己的想法,并无条件地相信受访者的想法。编写提纲时如何去除引导性?可以体现在要关注直接体验(immediate experience) ,以往或者当前的行为经历,而不是以后的选择或假设的情况。受访者很难预测他们未来的行为,预测未来总是理想化和简单化的,相比而言他们做过的事情更能说明态度。以及保持问题客观 (non-judgmental) ,不要让他们认为有正确的或者特定的答案。用语也非常重要,为了避免受访者感到困惑,措辞要精确,避免多重含义;语法不能过于复杂,如双重否定等;更不要使用对方不能理解的专业术语。避免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因为人们的想法并非那么极端,而二元对立的问题会将问题简单化。例如“你觉得这个功能好吗?”,受访者就会很快地回答“好”,“不好”,“一般”,然后沉默。“能说说刚才用这个功能时的感受吗?”这样提问时,受访者不再能用是或者否来回答,给出的答案也将更加丰富。在问题的顺序上,对普通的受访者,问题由简单到困难,先进行轻松普通的话题,受访者比较容易回答,再聊敏感或者沉重的主题。如此一来,访谈的历程类似漏斗式 (Funneling) ,从一般性问题开始,慢慢浓缩到核心的或者特定的问题,逐渐将访谈聚焦到主要目标上,最后可进行一些总结。但对于专家受访者没有严格的限制,直入主题,开闸泄洪即可。2.4. 结束语结束语需要向用户对研究的帮助表示感谢。实际操作中访谈的结束会事先有语言或肢体语言铺垫,但这些内容无需出现在访谈大纲中。口头语言的铺垫包括解释访谈结束的理由,时间到了,已经完成了访谈的目标;问大扫除的问题 (clearing-house question)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总结本次访谈的内容(summarizing the interview)等;说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闲谈,等等。肢体语言上的提示有看看时间、合上记录的电脑、关闭录音笔等。3. 访谈技巧3.1. 追问新手进行实际深度访谈时,会在追问上遇到困难,例如受访者会提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观点,不明确的回应,或者对方只是给出简略的回答“是这样”,这时应该怎么办?尽管访谈提纲已经安排好流程,告诉我们应该主要了解哪些问题。实际访谈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提问,来获取更深度、细节和丰富的回答。真实的深度访谈中会出现主要问题 (main questions) 、追踪问题 (follow-up questions) 和探测性问题 (probes) 三种类型,其中主要问题就是我们在访谈提纲中列出的内容。追踪问题和探测性问题更多属于临场发挥,其中追踪问题是为了获取受访者对自己提到内容的解释,而探测性问题则能够帮助控制访谈的深度和控制主题。探测性问题则是让受访者对所说的内容做详细说明,鼓励对方给出细节。当受访者说出一些有趣的话、新的主题、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内容,或是有不一致的回答时,可以向受访者进行追问,直到主要问题得到充分回答,可以开始下一个主要问题。如果有一些事情当时没有问清楚,可以事后再询问。但探测性问题一般是马上提出的,其实是要求受访者解释刚刚说的内容,探测性问题非常程序化、短小和普通,甚至不构成问题。例如沉默数秒钟,等受访者说更多内容;对受访者点点头,暗示让他多说点儿;或是直接询问。值得注意的是,探测不宜过多,否则不仅会减弱效果,而且会显得不礼貌。3.2. 访谈关系访谈者和受访者建立的关系,访谈者和受访者的个性和情感都会影响到访谈的质量。其中受访者会有一些常见的问题。例如感受到焦虑,受访者在紧张的气氛下会想尽快结束访谈,回答会不够深入。需要选择舒适的环境能让受访者感觉更自在,一般可交由受访者选择,公共场合,比如宽敞明亮的咖啡馆是不错的选择,安静的环境和一杯饮料能让他们迅速放松。当访谈进入焦虑状态时,可以闲聊一会。此外,有时受访者会感觉访谈者过于强势,或是误会访谈目的,想要迎合访谈者,给出“标准答案”。这时需要访谈者以平等姿态面对受访者,鼓励受访者讲出真实的想法。多倾听少讲话,并且避免表现极其关注答案,不要表现出没有获取答案的失望或者责备情绪。访谈中,共情对于访谈者极为关键。需要给受访者足够的时间思考,不施加压力,对受访者表达的内容表示关注和理解,并且仔细倾听。但并不等于认可、赞同和追捧回答,过度移情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此外,我们知道自我暴露能够促使对方谈论更多的内容,在访谈中,正如Jaqiue Aston所言,“某种程度的暴露是必要的,因为它激发了信任感和共同关系,并且让受访者感觉更舒适”,适度的开放性有助于建立共情。但访谈者能表露的内容是有限的,应避免与访谈目的无关的问题,避免说出道德上的看法等等。除此之外,访谈还有一些常用的技巧。例如提问方面的,要根据受访者情况调整措辞,使用他们能明白的方式来提问。对于不确定的地方要多确认。三. 访谈法的信效度问题和所有测量方法一样,访谈也会面临信效度的问题。对于访谈法的效度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研究者发现访谈法平均效度为0.14,而能力测试的效度为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听见更多:万能的深度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