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11 → 文章内容

九旬老党员临终心愿:交最后一笔“特殊党费”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3 21:44:09

张学铎一直珍藏着韩木村老人捐赠的善款。按照韩木村老人的遗愿,老人的女儿将5万元“特殊党费”交到大韩村党支部。燕赵都市报驻沧州记者 韩泽祥 文/图5月17日、18日,浙江省温州市的韩卫建、韩云鸽、韩丹丹姐妹三人,在家人的陪同下,千里迢迢来到父亲韩木村多年来一直魂牵梦绕的家乡河北省海兴县。此行,她们只为完成父亲的临终心愿――向海兴县大韩村党支部和小山村党支部各交纳“特殊党费”5万元。此前,姐妹三人已经将另一笔5万元的“特殊党费”交到温州市府办离退休第二党支部。千里迢迢,替父交“特殊党费”乘坐了2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经过近两千公里的长途跋涉,5月17日下午,来自浙江省温州市的韩卫建、韩云鸽、韩丹丹姐妹三人终于走进了父亲的老家河北省海兴县大韩村。此时,大韩村党支部的门前挤满了闻讯赶来的乡亲。当日15时许,姐妹三人一下车,乡亲们便纷纷围拢上来和她们亲切握手,热情问候。随后,一个简短的仪式在大韩村党支部小会议室举行,大姐韩卫建将父亲韩木村托付的5万元“特殊党费”郑重地交到大韩村党支部书记韩维周的手中。5月18日,韩氏姐妹一行又赶往父亲韩木村曾经工作过的海兴县小山村,将5万元“特殊党费”交到小山村党支部。完成父亲韩木村的心愿,韩氏姐妹三人如释重负。“父亲去年11月份生病入院,后来因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韩木村的小女儿韩丹丹说,今年3月中下旬,父亲韩木村已经没有力气多说话,但他仍有一个心愿未完成。3月23日,韩丹丹进入重症监护室探望父亲,老人示意摘掉氧气面罩:“我还有最后一个心愿……”望着病床上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父亲,韩丹丹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涌了出来,但她忍住伤悲,强颜欢笑,安慰父亲说不要瞎想,他的身体肯定会一天天好起来,有什么心愿等出院了再去完成。但老人执意要她拿笔一一记下来:“我过世后,要向温州市府办离退休第二党支部、老家海兴县大韩村党支部以及小山村党支部各交5万元党费,共计15万元。”90岁高龄的韩木村老人断断续续地说出了自己最后的心愿。渡江南下,老娘托付给乡亲韩木村生于1928年,籍贯是海兴县香坊乡大韩村。1948年,淮海战役结束后,时年20岁的韩木村响应党的号召,投身百万大军,渡江南下。渡江战役后,韩木村又奉命就地征粮支前,继而一路前进到浙江杭州,随后调入温州工作。之后,韩木村历任温州地区公安处侦查员,温州市公安局政治处主任、副局长,温州市商业局局长、党组书记,温州市政法委委员等职务。韩木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个人带着他和姐姐、妹妹艰难度日。“冬天,村民们都会在自家纺布,然后做棉衣棉裤。别人家的棉裤会把布染黑,他家穷得连染布的钱都没有。”看到他们孤儿寡母的很可怜,大韩村的父老乡亲都会接济韩木村一家。“听父辈说,韩木村打小可以说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村民刘重春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韩木村自小勤奋上进、知恩图报,早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和母亲一起劳作耕耘,养活一家老小。随后,韩木村又加入革命队伍。1948年,在随百万大军渡江南下前夕,韩木村曾专程回到大韩村,把父老乡亲召集在一起,还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感人至深的讲话:“这次渡江南下,不知何时才能归还,拜托父老乡亲们照顾好我的老娘和年幼的妹妹。我给大伙儿深鞠一躬!谢谢各位老少爷们!将来有能力了,我韩木村一定会报答乡亲们!”每年春节,寄钱给家乡贫困户韩木村一直牢记自己当年的“托付”深情,时刻关注着家乡。1988年11月,60岁的韩木村离休。第二年,在子女的陪同下,他回到阔别40年的大韩村。“那次回家给他的感觉是相当震惊。”村民韩希俊说,韩木村在当时经济发达的温州市工作多年,尽管他时常会给家乡来信,但他“说什么也没想到老家竟然还这么贫穷”。也正是那次回乡探亲后,韩木村做出一个决定,除了资助本族的贫困户之外,他还会给村党支部邮寄千余元钱,让村里的贫困党员、困难家庭、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置办年货。从1990年春节开始,韩木村一直不间断地反哺家乡。近些年来,海兴县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很多家庭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大韩村已故原村支书韩汝湘当年多次写信告诉韩木村老人,现在家乡变化很大,乡亲们的生活也富裕了,以后就不用再寄钱了。但韩木村老人回信说:“老区是革命的摇篮,是共和国的根基。只要我尚有能力,就应该为家乡做点事。”78岁的村民张学铎是一名老党员,因为年老多病,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村干部每年都会将韩木村的捐款资助他100元。“我连续十年收到韩木村老人的捐款,这些钱我舍不得花,都放在小本本中珍藏着呢!”张学铎说,他没有见过韩木村老人,但从村民口口相传中了解到他的为人。“人家年纪比我大,还给我捐款,让我十分感动。”张学铎说,他无以回报,曾专门给韩木村老人寄去一封感谢信表达自己的心意。除了资助贫困党员、困难家庭之外,韩木村老人还一直很牵挂家乡的教育事业和饮水安全。“父亲在温州工作生活70个年头,但他始终不会讲温州话,一直乡音未改。”韩丹丹说,从小时候开始,她就记得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不知道大韩庄喝上甜水了没有。从父亲的讲述中,年幼的韩丹丹就知道遥远的北方有个“大韩庄”,那是父亲出生的地方,是他的家乡。她还知道,大韩庄人喝的水都“苦咸苦咸”的,当年哥哥姐姐陪同父亲回乡探亲时,热情的乡亲们招待他们时,喝水还要特意加上一勺白糖。大韩村党支部书记韩维周说,十多年前,海兴县组织党员干部到温州学习先进经验,其间特意拜访了韩木村老人。当时带队的领导询问韩木村老人,问他老家有没有什么困难。韩木村说,亲属和个人的事一律不予考虑,只是老家大韩村喝的还是苦咸水,能否打一眼深机井,让全村的父老乡亲都能喝上干净水……“2017年春节前,我们通电话,他还在询问村里学校的情况,他一直关注着家乡的教育。”村民韩希俊说。发生灾难,他都会第一个捐款1949年9月,韩木村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光明磊落、一心为公。对家乡的父老乡亲,韩木村老人心怀感恩,倾情回报。对待素不相识的需要救助者,他也是义不容辞。两年前,一位畲族青年小雷几经辗转找到韩木村儿子的工作单位,他是专程来致谢的。多年前,温州市泰顺县的一名贫困学子小雷,因为交不起学费即将辍学。韩木村得知后,为他支付了学费,直至小雷当兵入伍。像小雷这样的贫困学子,韩木村老人资助过十多名。韩丹丹说,她的父亲韩木村就是这样一个人,看不得穷苦人家的孩子没书读。除捐资助教外,一直以来,韩木村心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感恩之心,坚持参加各种慈善活动,经常为受灾地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老人向四川、青海、台湾等震区和温州市党史学会等捐款超过10万元。“父亲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不会有韩木村的一生。”韩丹丹说,她的父亲韩木村始终心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兄妹四人。“令父亲感到无比骄傲的是,我们韩家兄妹四人都是共产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直牢记父亲‘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教诲,一定会将父亲的优良作风传承下去。”

九旬老党员临终心愿:交最后一笔“特殊党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