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电脑基础基础应用26 → 文章内容

马双杰:智能投顾对FOF是工具 短周期策略可考虑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4-24 15:41:38

是处于发展阶段,在海外巫总也提到了有一些非常好的机会,智能投顾已经发展一段时间了,具体来讲,海外智能投顾这一块整个发展趋势什么样,核心的内容场景有哪些,我们也想请陈总为我们分享一下。我了解到海外资本在国内量化这一块做的非常有经验的机构,团队成员的话,国内、海外的从业经验也非常丰富,我相信您对海外的智能投顾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分享一下您的看法。陈曦:非常感谢大家这么晚还留下来,我介绍一下凯纳,我做了8年的投资,接触智能投顾很久了,我们做了6年的业绩,管理规模20多亿,主要做量化对冲的策略。我先说一下我对智能投顾的理解,我觉得有点虚、有点过热,券商都有投顾,对券商来说,投顾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就是推动客户交易,券商投顾就是让客户交易,每天发短信,采集新闻,不包括赚钱,智能投顾也一样,我个人觉得智能投顾的运营模式并不成熟,海外也一样,成熟的是如果有赚钱的模式和模型,一定做公募基金,做智能投顾没有什么收入模型。我们市场赚钱的有三种模式,一种是选股、一种是择时、一种是配置,所以我觉得投顾要跟智能分开,投顾是一个服务性的东西,亏钱会被客户骂。为什么招商银行在推智能投顾,它更像一个机器,我们补卡是远程终端,智能投顾更像一个工具,是为了减少人出错的可能性,并不能创造收益,所以,我的理解,目前整个智能投顾就是帮客户做资产配置,再评测一下你的风险评测能力,如果智能投顾好了,要看大盘什么时候是底部,能够跑赢大盘,我觉得有这个模型的人,一定是做FOF了。当然好的一点,就是智能,投顾是服务性的行业,它并不能太多的创造价值,智能这个东西,不管是机器学习,还是人工智能,更多是用在高品质的事情上,但是用在择时或者资产配置上很难,特别是宏观长期的,基本我跟行业券商,包括一些大的券商,他们做智能投顾就是让他们买基金,多赚一点费用,所以我觉得智能投顾在目前是刚刚起步的阶段,离成熟还有比较强的距离。这是我的观点。杨建波:陈总的观点相对比较保守一点,我们知道宽睿科技是一个科技公司,在技术应用上有很大的追求,我想问一下刘总,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刘鑫:我们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可能我的观点是方兴未艾,美国跟中国有很大差异,陈总提到了人的问题,美国的人工很贵,你要找资产配置,这是非常贵的服务,其实在中国,这个问题基本不存在。第二是从美国来看,美国的智能投顾是ETF,美国有各种各样的ETF,大概有几千种,中国很少,靠人可以做这样的事情了。在美国靠人的力量不够,所以计算的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在这里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是在中国目前智能投顾更多的是偏向一个营销的目的,包括银行端做的很好,比如说摩羯,是推动大家买我的东西,它是增加费用的,但是增加费用之后,并不是说智能的配置能够得到更好的,超过于人的能力和水平,这是我们对智能投顾的看法。当然,未来我们延伸品的发展,发展期权更多一些,ETF更多一些,其实对于智能投顾的发展更好,这时候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会得到体现,现在是处于起步的状态,这是第一个。第二个观点跟马总的观点有一点差异,因为我们做了很多服务,我们服务了很多量化交易的机构,给量化交易的机构提供了行情,我们提供了200多家的量化交易者,包括实盘,我们实盘超过了400万亿的委托,比较好的量化交易者,反而不是采用机器学习或者深度学习的。包括最早的,完完全全依赖于深度学习做交易,现在变成了深度学习和量化决策相结合的状态,它不是一个100%依赖于深度学习的,早期在AI刚刚进来的时候,完全是深度学习的。后来,从我们的角度来谈,我们看到了很多量化的交易,会做出更好的量化收益。我们自己有一个观点,中国真正的超额收益一定跟规则相关,具体不再举例了,真正超额的东西。我们其实觉得,第一从智能投顾来讲,在中国是方兴未艾的,依赖于对于交易的进步。另外是机器学习,可能还需要一定的证明,因为股市里面,我自己的观点是虽然不是做交易的,我要向大家学习,但是我之前长期做了十几年,我们自己看到的股市基本原理测不准,它是严重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人工AI智能,它是信息完全充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比人工强大很大,这里面有大量的信息你不掌握,这里面对于机器来讲,能不能达到目前AI技术的表现,就是深度学习的表现,这是可以慎重思考的,未来AI会提升这方面的问题。杨建波:刘总说的信息问题,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大数据可能需要足够信息,尤其是市场的有效性,可能国内市场不是特别有效,美国市场相对有效,我们前端时间了解了国外也有纯AI的基金。刘鑫:阿法狗就有了。杨建波:我看那个基金收益还可以。刘鑫:如果A股表现的不是那样,不一定对,我从科技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我个人的感觉,如果他来A股,包括在美股,早期有一段时间表现也不好,后来起来了。因为股市里面中国群体跟美国不太一样,非成熟度也不一样,这里面情绪化的波动来的更强大一点,我们之前在硅谷聊过,他们非常难以克服,中国可能会有更多成熟的市场,这是自己的观点。杨建波:不管是人工智能也好,还是人工智能用在智能投顾,是想代替人工,我们想到智能投顾这些东西,很难取代人工,它还没办法完全替代人,我们看到了对于主观的一些投资,也产生了一些挑战,我就这个问题想问一下云溪基金的阳总,我们更多依赖于人为调研分析,您觉得人工智能发展比较快的年代,对于我们主动投资的机构,会有哪些挑战或者说机遇?阳勇:我还是相信机器能代替人工,炒股分为几方面,第一是经验,因为很多人炒股亏钱,不是他不聪明,可能他是缺乏10年以上的经验,这时候我们去招人,招不来十来年经验的人,这时候有快速学习的过程,用人工,一个方面是经验不足,第二方面是人跟人之间的设计有差异,但是人工智能这块,还是代表了一个思想,再加上人,尤其是基金经理,我有时候看大盘,这个位置又跌了,看对并不一定做对,机器一定会去执行。所以,在这块,我还是非常相信机器深度的运用,我们公司叫云溪基金,是2016年创立的,我的名字叫阳勇,我们在外面也有一个展台,我们买了好多股票。如果用人工智能的话,我相信能够把我们做小公民的净值可以做好,目前来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回撤过大,我相信利用最快的一些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马双杰:智能投顾对FOF是工具 短周期策略可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