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注意!国家药监局发文:儿童禁用柴胡注射液
- ·下一篇文章:【邀请函】个人信息保护,刻不容缓——网络安全空间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风险管理
【冯维江】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科学内涵、战略布局与实践要求
捍卫公理、伸张正义,推动国际关系公正化和民主化的理念,[20]也不利于中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发展。但是恪守不结盟原则并不意味着自我孤立,恰恰相反,中国需要通过大国外交等方式广交朋友,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结伴而不结盟”,不断扩大“朋友圈”,以互利共赢的方式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安全,扩大同世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加强优势互补和互惠合作,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恪守不结盟原则不但不会妨碍中国广交朋友,反而会让更多国家相信、尊重、亲近中国,从而巩固和扩大中国的“朋友圈”。(二)把握和处理好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建设性介入的关系不干涉内政原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印度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内容之一,反映了刚刚获得民族解放和政治独立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防止重新陷入西方奴役、实现独立自主的迫切愿望。[21]这些原则在长期国际政治实践中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赞同和遵守,被很多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22]目前,西方国家凭借自身强势地位干涉别国内政的现象时有发生,包括不干涉内政在内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生命力依然强大。但是随着全球化深度发展,一国国内事务向世界溢出、扩散的现象日益突出。更重要的是,中国国家利益向海外拓展的范围和力度与日俱增,保护海外利益的需求日益强烈。有鉴于此,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内涵和条件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国作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倡国之一,有责任也有能力顺应世界形势的变化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新需求,对不干涉内政原则作出实事求是的创新解释,巩固自身及发展中国家在此领域的话语权。在此背景下,建设性介入概念应运而生。建设性介入是在经当事各方同意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当事方内部事务,推动事态向有利于当事各方且符合国际公平正义原则的方向良性发展。建设性介入具有辅助性、包容性和道义性三大特征。首先,尽管有“做工作”的一面,但它不是把外部意志强加于人或越俎代庖式的干涉,而是在当事方力有不逮的情况下,在其赞同或请求的前提下外部力量开展的辅助性行为。其次,介入应当符合介入方及被介入方的共同利益。第三,介入的程序及实际结果不能违背国际公认的道义原则,不得对第三方产生不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性介入是对不干涉内政原则在政策上的丰富发展和在哲学上的积极扬弃,集中体现了奋发有为、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三)把握和处理好不称霸与发挥引领作用的关系不称霸既是毛泽东总结历史经验对内部提出的工作要求,[23]也是中国历届政府始终坚持的基本国策和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24]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水平,综合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会违背或放弃这一承诺。不称霸有具体的政策含义,一是不搞扩张欺负别人,二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这些要求与在国际合作中积极承担大国责任、发挥引领作用并不矛盾。霸权影响是一种强加于人的影响,而发挥引领作用是在充分协商之后,在合作共赢目标指引之下一国对其他国家以及合作进程所施加的具有“自我实施、自愿实施”效果的影响,两者有本质区别。国际合作特别是经济合作通常是“正和”博弈,但如果没有国家率先行动或愿意承担首先投入的风险,合作效益就不能实现。对中小国家来说,承担率先行动或首先投入的能力相对较弱,此时,大国有必要作出表率,甚至负担相对较多的成本,来带动中小国家的投入,共同获得合作收益。因此,发挥引领作用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颐指气使式的指挥、命令,强制其他国家为霸权国的利益冲锋陷阵,而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发挥带头作用带动大家共同创造并合理分享合作收益。习近平明确表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25]这正是中国勇于担当,乐于并善于做国际公共产品提供者,积极在国际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体现。(四)把握和处理好尊重发展模式多样性与弘扬中国精神的关系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不同文明起源、宗教、历史文化,不同地理条件和自然禀赋,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多种复杂条件下,各国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产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结果,各种模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不能以经济发展程度或政治运作形式等单一维度来评判优劣高下。正如习近平所言,“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如果万物万事都清一色了,事物的发展、世界的进步也就停止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阂、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26]尊重发展模式多样性,承认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本质上是对人类面向无限美好未来的大无畏探索精神的尊重。没有这种精神,人类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窄。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是充满多样性的人类文明花园中瑰丽的一朵。中国提出弘扬中国精神,并非像一些“历史终结论”者、“民主和平论”者那样,试图以一种模式和道路去诋毁、否定其他模式和道路,更不是要用中国的道路和模式去“终结”或取代其他道路和模式。相反,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大行其道的当下,积极弘扬中国精神是为被在力量上具备压倒性优势的西方文明压迫的其他多元文明,开辟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天地;也是用实践证明西方文明之外的人类社会过去存在、现在存在、未来必然继续存在富有独特活力与价值的文明血脉;更是以中国方案为人类多元文明发展作出贡献。(五)把握和处理好深化改革和推进大国外交的关系为了实现第一个“一百年”目标,中国还有大量工作有待推进和完成。深化改革和推进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内的外交工作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为推进外交工作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大国外交的基础是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开放有序的对外经济合作与政策体制,没有前者大国外交就是无本之木,没有后者经济实力无法顺利转化为国际影响力。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必须通过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内的一系列重大调整才能维持良好的
【冯维江】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科学内涵、战略布局与实践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