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14 → 文章内容

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空间: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4 21:25:09

原标题: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空间: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自由组合的模块家具取代规矩布置的课桌椅;随时随地的互动学习取代以教师和黑板为中心的权威化教学;促进自主学习的“走班”和“选课”制替代以班为单位的固定课程设置......上述的一切都发生在刚落成的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未来教育需要的是对未来中国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地探索与改革,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做到了将学习过程延伸到整个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个学生可以完整地体验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Crossboundaries,作为未来学校的设计者,同样以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独有的设计思路赋予这座已有30余年历史的校园以新的生命。此次改造以学生为主导的多功能教学空间为出发点,并以充满色彩的元素为手段,从城市环境、到景观、再到建筑和室内,从外到内,从广到细,全面考虑。不仅让这个26,000平米的校园焕然一新,也实现了校园以及教育产业更好地反馈社区的愿景。关于教育的思考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应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全面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不需要用说教的方式告诉学生未来的样子,而是赋予他们灵活适应未来不同可能性的能力。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促使教育重心从教师的权威化到学生的中心化逐步转移, 教育的各项措施也需要围绕着学生而组织起来。这样的趋势下,作为中国教育界坚持探索与实践的先驱者,北大附中除了做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外,还立足国际视野重新思考中国教育的未来。通过从“传统说教的单向输出”向“培养独立创新的互动学习”转变,实现中国教育内在价值的再呈现。而与教学息息相关的空间设计乃至校园规划更要为这样的动态转变提供基础。Crossboundaries从研究北大附中现有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出发,思考总结与之相匹配的空间模式,并通过改造空间得以诠释。最终,不仅“传统”地翻新了陈旧破损的校舍与设施,实现更加现代化的校园;更“创新”地赋予校舍以及各项设施多功能元素,使现有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始终保持活力、增添长期价值。彩关联空间颜色——未来学校最具识别性的设计元素,灵感源自曾经爬满校园各个角落的藤蔓植物,结合保留的方形窗洞,并配合纯净的白墙形成丰富的立面韵律。色彩的生命力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并为新校园带来活力;颜色在教学楼间由绿到黄再向红自然渐变, 这种由外到内的变化除了提升校园的导向性之外,也让校园内每个建筑独具特性;不同颜色的窗框对应室内丰富得空间功能,设计语言的统一也让色彩超越了表现形式本身,成就了未来学校在整个街道独一无二的视觉形象。艺术中心位于整座校园的中心,改造后简洁且活波的红色盒子象征着未来学校的朝气与活力。蜿蜒穿梭在校园与教学楼间的黄色慢跑道,将建筑空间与校园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计师这种反传统的设计方式,除了巧妙且高效地利用空间外,也促使学与玩擦出火花,使学生们享受其中。就连校园围墙这样原本单一呆板的界线,被色彩鲜明的游廊替换后也变得丰富有趣,不仅激活了整个校园与城市边界的视觉联系,也为学生提供另一处有趣的休憩之地。空间挣脱束缚原有校园内密集的空间布局有机的融于周边紧凑的城市环境中,但改造前的建筑内,传统的房间加走廊的排布,使得教学楼与校园都丧失了识别性与灵活性,为本次改造带来巨大挑战。只有从布局的限制中解脱出来,增加空间的灵活性,才能实现建筑的自由呼吸,满足课程与活动的空间需求。打破墙体与地板的做法,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横向竖向空间连续,更重要的是从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桥”与“岛”的空间植入为教与学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激发灵感与创新。部分保留下来的封闭教室被改造为六个书院的活动空间,书院是北大附中特有的组织结构,类似于哈利波特中的书院,由学生自行经营。这个被最少修改的空间在学生们的创意改造与自主发展下变得各具特色。这种再塑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创新,也增进空间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促进探索实践。在凸显书院鲜明个性的同时,也让北大附中展示其在教育领域的独到理解与个性思考。改造后的学生餐厅具备灵活多变的空间属性,除了用餐,还能满足学生们学习,聊天,看电影,跳舞开派对等活动需求。“未来”精神朝阳未来学校作为北大附中与Crossboundaries的再次合作,印证了其“先相信,再看见”的精神。每一个空间都是色彩、功能、家具以及标识系统之间的完美结合,灵活的改造不仅满足当前功能需求,也能够适应长期发展需求。更重要的是实现朝阳未来学校希望通过不断努力而实现的长远目标,即通过整合现有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资源以探索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全面型教育理念;不断为“未来”提供有效地经济驱动力,并担负起指引民众,塑造并激励新一代的社会责任。来源于:ArchDaily

以学生为主导的学习空间:北大附中朝阳未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