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10 → 文章内容

“伪原创”生意经:5元就能雇人“洗稿”,号称一键生成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3 19:21:27

的曝光,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这些“伪原创”文章,最后都去了哪里?一个熟练的“伪原创”写手洗一篇稿子最多只需要十几分钟,每天产出的巨量“伪原创”稿件,从表面上看大部分流向了雇佣写手的团队,但是他们真的有那么大的需求吗?李晶(化名)在国内一家内容创业服务平台工作多年,本身也是一名资深自媒体作者。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持续输出会枯竭,而洗稿成本低,因此洗稿在自媒体行业非常普遍。“很多原创大号会洗稿,有一些营销号也会洗稿。”李晶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些营销号甚至还会公开教编辑如何洗稿,“真的是让人气愤又无奈。”不过李晶透露,虽然“洗稿”很普遍,但日常对“伪原创”文章有大量需求的,一般都是营销号。“有些营销公司掌握了多个自媒体平台的多个账号,每个账号都发原创内容肯定是不可能的。为了‘养号’,这些公司不惜购买“伪原创”稿件,只有这样,才能较快速地吸引粉丝,作出影响力。”李晶表示,如今各自媒体平台都重视原创,平台上的账号如果能持续高效地产出原创内容,将有更多机会获得平台推荐及流量扶持,如此一来就能迅速吸引粉丝,提升影响力。李晶介绍,自媒体平台在审核一篇文章是否为原创时,使用的方法类似于论文查重的比对,也就是比对两篇文章的重合度。“伪原创文章几乎把原文从头到尾洗了一遍,平台是识别不出来的,甚至还会因为这些账号每天都发布多篇‘原创’文章而给予流量扶持。”李晶表示。法治周末记者询问多位招聘“伪原创”写手的网友,对方均表示所属团队需要大量的“伪原创”文章,但并不愿意透露团队从写手处买来的“伪原创”文章去向何处。不过,法治周末记者在“伪原创”写作群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伪原创”写手也在不同的自媒体平台上开通了账号,他们在兼职之余,也会创作“伪原创”文章发表到自己的自媒体号上去。他们分享文章的推荐量、阅读量、收益等,听着其他人的唏嘘、羡慕或嫉妒。有位写手将前一天发在头条号上的两篇文章截图发在群里,并表示昨天阅读量16万,收益32元,短短一句话,就引起了群里多位写手的羡慕。一时间,寻求建议者、咨询细节者纷纷冒了出来。而这位被人羡慕的写手只轻飘飘地回了一句:“如果是原创,估计收益更多。”洗稿容易维权难“不管它被洗成什么样,只要我看一眼,就知道是不是自己辛辛苦苦写的文章。”李晶(化名)是一名资深自媒体作者,她经营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已经积累了上万粉丝,发布的原创文章偶尔也会在朋友圈刷屏,但也免不了被“洗稿”,“知道了又怎样呢?没办法维权的,因为洗的太彻底了。”李晶的无奈来自于自身以及其他自媒体人的维权经历。1月23日,作家六神磊磊推送文章《这个事我忍了很久,今天一定要说一下子》,直指“洞见”“周冲的影像声色”等自媒体大号“洗稿”,而作为原作者根本没办法。六神磊磊的微信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粉丝量早已过了百万,发布的文章几乎篇篇“10万+”,而“周冲的影像声色”粉丝量也于去年突破百万。一个大V被另一个大V公开质疑“洗稿”,立即引爆了舆论。第二天,周冲在其公号上发表声明称并未抄袭“洗稿”,并表示拟起诉维权。随后,六神磊磊指出周冲让其他公众号开白名单后将文章改写并标上原创、盗用他人插画等“恶行”,还列举了常见的“洗稿”手法,如“她高兴坏了”改成“她激动万分”,“打牌输掉了这笔钱”改成“把奖学金输到了牌桌上”等。周冲则再度撰文反驳,六神磊磊于1月26日第三次发文“回怼”。虽然六神磊磊获得了包括胡淑芬等在内的其他大V的支持,但是这番维权结果最终也只沦为了你来我往的几场“嘴仗”。而公众号“歪理邪说”的作者霍炬在“被洗稿”后,采取了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对微信公众号“差评”提起了诉讼。2016年,该案在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据悉这也是国内自媒体首个关于“高级抄袭”公开庭审的案子。但霍炬向法治周末记者展示的民事判决书显示:原告主张被告侵害其著作权依据不足,其主张不成立,驳回原告霍炬的诉讼请求。目前,霍炬已经提起上诉。“维权太难了,但是结果在我预料之中。”霍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我起诉是觉得这件事必须得有人去做,输赢无所谓,就是要有人去做。”“洗稿真的太普遍了,例子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但是大V维权都如此困难,更何况我们这些没什么影响力的自媒体人?”李晶感慨。“所谓的伪原创以及洗稿,其实是手法高明的抄袭行为。但是要从法律角度分析洗稿是否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必须从洗后的作品来分析。”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法治周末记者,现行的著作权法只保护原作品的表达,却不保护思想,“因此若一篇文章被洗之后,与原作品只有思想或者主题相同,表达上没有雷同的部分,或是雷同的部分非常少,作品发表出去后,是很难认定侵权的。”此外,赵占领还表示,如果网络上流传的“伪原创”软件只是将原作品中的相关词语用同义词代替,或者简单改变语序段落结构,那么其产出的“伪原创”作品跟原作品相比,还是有明显的复制效果。“这类作品一旦发表,软件的使用者将涉嫌侵权,软件的制作者和贩售者则涉嫌帮助侵权。”赵占领表示。而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之所以原创者维权困难,是因为所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先天都有一个“软肋”,给予知识产权创作者保护的时候,也要兼顾社会公众的创作自由,有时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个介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和公众利益之间的灰色地带。“但这并不意味着洗稿者可以逃脱法律制裁。因为著作权法的司法适用标准也在随着时代进步,法院在司法审判中也不断尝试保护鼓励原创,遏制不劳而获者。”游云庭说,比如2015年判决的琼瑶诉于正《宫锁连城》侵权《梅花烙》的案件,《宫锁连城》对《梅花烙》的侵权方式就和本文讨论的洗稿方式非常相似,抄袭了对方主要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但具体文字完全不同。甚至二审判决也承认,剧本《宫锁连城》中的人物设置更为丰富,故事线索更为复杂,不过,最终还是因其包含了剧本《梅花烙》的主要人物设置和人物关系,因此认定其超越了合理借鉴的边界,判定构成侵权。作者/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编辑/代秀辉 王硕图片/网络推荐阅读问你 | “叮~亲,您收到一份法治周末的有奖问卷调查哦!”借名买房“处处是坑”独董的“不懂”与“不独”|“某些已沦为‘花瓶’或‘摆设’”周末快读|《法治周末》419期,精彩内容这里了解当 “末末” 遇到智能普法机法治周末报与你携手同行法治路法治周末报社出品 ? ?ID:fzzmb01

上一页  [1] [2] 


“伪原创”生意经:5元就能雇人“洗稿”,号称一键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