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10 → 文章内容

战略轰炸机如何用,千军万马如何过海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3 19:21:00

天阳光灿烂》。事实上,笔者高度怀疑台军就是拿着这本书当做大陆进攻预案,在做这几年来的作战预案……顺便,我们之前说过的那个在大陆留学6个月就成了“速成中国通”的美国专家易思安的《中共攻台大解密》里面所描述的战法……也和这本小说大差不差……然而我们其实之前已经多次说过,随着当代解放军两栖、空中投送能力,以及空军、火箭军、陆军远程火箭炮打击能力的飞跃式进步,这种“奇袭”攻台的情况其实是越来越不可能了。按照那本小说的设想,解放军攻台作战是这样的:“陆军部队乘滚装船,趁台军不备突然在淡水河口(新北市)登陆,强大的装甲机械化部队翻越林口台地,向台北攻击。”“由于台军措手不及,解放军第一批登陆部队就成功冲入台北市,配合‘斩首行动’的特种部队,活捉‘总统’,台湾军政指挥体系近乎崩溃,抵抗在24小时内就告结束。”而有意思的是,近年来台湾强调的“反斩首”作战似乎也还真是按照这个“剧本”,认认真真的在做准备。而且还按照解放军近年来一些“引人注目”的新型装备,做了“加强”。比如在淡水河的大桥上挂铁索,防止“野牛”气垫船突入什么的……(简直没眼看……)同时蔡英文也加强了战时“逃亡”措施预案,由安装了40榴弹和50机枪,未来大概还要升级到30机炮的“云豹”战车掩护,可以确保战端一发,拉着“总统”一路逃走……太康元年正月,濬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濬乃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晋书·王濬传》当然,长期关注观察者网的朋友应该都了解,这样“中二”的战术方案,解放军或许是想过,但绝对不是首选……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变数很大作战行动。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这就是强调在作战中,应以“正兵”为主,“奇兵”是在关键时刻出奇制胜的。在小说里,你当然可以把“奇兵”作为战争的全部,以加强阅读的趣味性,但在真正的战争策划中,寄希望于敌人把全部“鸡蛋”放在名为“斩首行动”的篮子里,就有点令人啼笑皆非了。至于把这作为解放军主要的作战预案,还如此“针对性”的去防——我们也只能说一句“国军”真是脑袋“秀逗”了。台军还编组了“针对性”的逃命车队,也就是“万钧车队”那么我军对台作战的“正兵”是什么样呢?当然在我们的王世纯同学最近参观的解放军某两栖合成旅了——当然这也还只是“正兵”的一部分。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以两栖登陆作战目的而建立的重型两栖机械化作战部队,我军的两个两栖旅还是很鼎鼎大名的。在这次参观中,小编带回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一些特别详细的内容,比如新装备的ZSD-001式两栖装甲运兵车到底干什么用,怎么编制——我们就不说了。我们还是说说他们对于作战的想定。首先大家都知道,这个两栖旅的主要装备是ZBD-05两栖步兵战车和ZTD-05两栖装甲突击车(水陆坦克),此外还有同底盘的ZSD-001装甲运兵车、两栖装甲抢救车、破障车、两栖侦察车、指挥车、救护车,122毫米自行榴弹炮、履带式122毫米火箭炮、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这是一支高度机械化、信息化的作战部队。其几乎所有人员都乘坐装甲车辆实施作战,同时信息化系统在全旅所有作战单元都有配备。至于其火力,更是发扬我军祖传“火力不足综合征”传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具体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首先说其主要装甲装备,ZTD-05两栖装甲突击车装有一门新型105毫米线膛炮,与之前很多外界的传闻不同,这门炮的“技术树”比较特殊,它不是我国当年引进L7线膛炮技术制造的105毫米线膛炮的发展型,它实际上是从125毫米坦克炮的“技术树”上发展出来的,颇有点类似于德国莱茵金属当年计划开发的105毫米滑膛炮或者美国人XM360坦克炮的意思。XM360原本计划安装在FCS乘车战斗系统上,该炮号称能在大量减轻重量的基础上,将有效攻击距离提高到8-12公里,大大超出传统坦克的交战距离。当然现在嘛……这门火炮和我军其他的105毫米坦克炮不能通用弹药,使用的是一种长1米多的“超级”105毫米炮弹。这枚弹和89式120毫米反坦克炮的炮弹长度接近。笔者前段时间有幸摆弄了传说中的89式的120毫米炮弹(用于训练装填手的实心教练弹),理解了为什么当初日本开发90式坦克时,得出“亚洲人的体格很难保持120毫米定装弹长时间高效率装填”的结论,然后去积极开发自动装填机的原因。当然,105毫米炮弹的尺寸重量比89式120毫米炮的弹还是要轻小一些,还在人力装填限度之内。不仅是炮弹整体又长又大,而且这枚新弹的穿甲体长度,也是“丧心病狂”……总之,属于新一代穿甲弹。因此,ZTD-05式突击车火炮的穿深,也要比一般的105炮,包括94式长管105炮的穿深大,可接近我军125炮某期弹水平。说起来,这种用口径看起来小的炮“扮猪吃老虎”的事,从86式100滑开始,解放军也真没少干……所以,即使对岸换装了M1A1坦克……那还不是一炮穿的事儿吗?M1A1吓得赶紧捂住了裤裆给两栖突击车配上一门“神炮”,再配上最先进的火控系统。那战场上打起来,就是指哪打哪,打谁谁死。在火力上,是领先于中国周边国家大部分型号坦克的——包括大部分装了120毫米Rh120炮和火控系统的三代坦克。再加上,该旅的步兵战车,都带红箭-73反坦克导弹、步兵分队,配备红箭-11反坦克导弹、炮兵分队,有红箭-10导弹……台军的“装甲反冲击”……??勇虎也赶紧抱住了头这就让笔者想起之前写文章的时候提到过,按照台军以前的作战理念,在解放军上陆后“立足未稳”之机,用一个3装甲、2机步(营)的“5字头联兵旅”(比如542旅什么的),实施反冲击……由于台军的坦克、装甲车技术严重落后,炮兵火力则严重不足,当他们真的这样冲向我们这个两栖旅的时候……即使不考虑在反冲击途中被空军、海上支援炮火揍趴下的可能,让他们完整冲上来,结果也只能是被练靶……虽然理论上M60A3和05两栖能互相击穿对方,但当我们的火控系统能随随便便在2000米上动对动,而对面只能在1500米左右静对动才有较高命中率的情况下……战斗其实没啥悬念,换上M1A1来也是一样的。至于原本在两栖作战中最危险的登陆阶段,由于现在我军对岸火力支援强度高,台军是不可能在浅近滩头组织防御的,那和上面说的反冲击一样,属于自杀行为。所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战略轰炸机如何用,千军万马如何过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