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06 → 文章内容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1 17:35:57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是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的重要标志。20年来,国家为天然林保护投入资金已达3000多亿元。天然林,在森林资源中比重最大。据我国森林资源清查,中国现有天然林面积29.66亿亩,占全国森林面积的64%左右,其中天然乔木林19.44亿亩、天然灌木林地及未成林封育地等10.22亿亩;天然林蓄积122.96亿立方米,占全国森林蓄积83%以上,因此天然林资源绝对是中国森林资源的根本,是林业的命脉,是森林的代名词。保护生态首先要保护森林,保护森林根本是保护天然林。党的十九大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其非常明确地把“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作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对天然林资源保护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期待,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引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当与自信。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成就斐然所有省市区国有天然林已全部纳入管护补助范围天然林资源保护是繁荣生态文化、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森林不但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且具有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中国最精华的原始林全部集中在天保工程区内,许多保护区和一些地区的民风习俗都已成为国家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生态资本化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绿色经济正在崛起。天然林资源保护地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天然林资源管护、公益林建设、产业开发、职工和林农就业、林区经济发展等诸多内容,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吻合。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他曾语重心长地说“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内蒙古兴安盟、贵州、黑龙江伊春等天保工程区进行实地考察。2014年3月14日,他强调指出“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以及东北、内蒙古等地实行了天保工程,效果是显著的。要研究把天保工程范围扩大到全国,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眼前会增加财政支出,也可能减少一点国内生产总值,但长远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2014年12月11日,他要求“要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随后的25日,他又再次强调要抓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同时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央出台的有关生态建设的重要文件,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把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都为林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天然林保护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机遇期。根据习总书记“争取把所有天然林都保护起来”的指示,最近5年来,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成就斐然,举世瞩目。目前,全国各省市区国有天然林全部纳入了管护补助范围。对河北、湖南、福建等16个省区的部分集体和个人所有天然林资源给予了停伐管护费补助。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十三五”期间全面取消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指标。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天保资金272.69亿元,2016年增加到413.05亿元,2012年至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天保资金1443.08亿元。2012年至2016年天保工程累计完成造林4175.5万亩。一方面,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效益显著。天保工程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效益监测国家报告表明,2012年至2016年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生态效益总价值增加了6366.5亿元。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天保工程区的天然林面积、蓄积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减少。据天保工程50个样本县监测数据,2015年底样本县水土流失面积是401.8万公顷,相比2011年减少了191.2万公顷。同时,天保工程区退化的森林植被较快得到恢复和重建,森林破碎化程度不断降低,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和恢复,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珙桐、苏铁、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数量明显增加。东北虎、豹在中国境内的数量由天保工程初期(1998-1999年)中俄美3国专家联合调查的12-16只和7-12只恢复到现在的36只和48只以上。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1864只。朱鹮从1981年发现时仅存7只发展到野外种群和人工繁育种群总数超过2000只。许多地方已消失多年的狼、狐狸、金钱豹、鹰、梅花鹿、锦鸡等飞禽走兽重新出现。一方面,林区职工和林农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发挥了在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支撑作用,以及在精准扶贫中的特殊作用。2013年起,集体和个人所有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由每年每亩10元提高到每年每亩15元。2015年至2017年,国有林管护费补助标准由每年每亩6元分别提高至每年每亩8元、10元。社保缴费补助基数分别从2008、2011年社会平均工资的80%提高到2013年的80%。2016年,公益林建设等基建投入标准也得到提高,人工造乔木林由300元/亩提高到500元/亩,人工造灌木林由200元/亩提高到240元/亩,封山育林由70元/亩提高到100元/亩,飞播造林由120元/亩提高到160元/亩,补植补造、改造培育由20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同时,天保工程区国有林区国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近百万富余职工得到妥善安置,65万人长期稳定就业,部分职工根据当地需要实现季节性和计件就业。棚户区改造项目惠及林区职工104.1万户,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林区68.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国有林区国有职工年均工资性收入由2012年的24984元提高到2015年的35418元。各地根据各自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林区转型,形成了一批集旅游、康养、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意识,已成为深入企业和职工内心的价值取向。不仅如此,从世界格局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对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地球几大生态系统中,除海洋外,森林、湿地两大陆地生态系统以70%以上的程度参与和影响着生物的地球化学循环和物理过程。天然林资源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结构最复杂、生态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是改善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在延缓温室效应、

[1] [2] [3] [4]  下一页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