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单向历】6 月 14 日,宜酝酿
- ·下一篇文章:广西教育装备协会携手超星共同举办“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阅读活动与实践研讨会”
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增订版后记
究》荣获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论著奖。师友口碑、同行评价还马马虎虎啦,我知道这里面有包容、有客气,还有一点儿不太了解(很多学者其实并没有仔细读过它)。从近代以来道家哲学阐释和研究的历史看,本书非常重要。我作为一个读者也是这样看,虽然我这个读者读的是自己写的书。这是不是有点儿老王卖瓜自卖自夸? 其实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命运,即便是作者本人也无可奈何。如果说学术譬如积薪,那么这本小书为我受惠无穷的研究传统增添了一点点新东西,也许还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如果说学术研究是一种名山事业,我希望并且相信这本小书能够流传后世,在我的形骸朽坏之后,仍有被阅读的价值。每当游丝般的意念穿行于静寂、幽暗和虚无,不期而然地触及这一想法时,我就会感到很充实,这是一种生命感的充实。初版印行的《道家形而上学研究》早已售罄,而我自己的道家哲学研究亦与时俱进,早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因此编印增订版殊有必要。恰好昨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重启“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丛书,又惠承王中江教授的热情推荐、王琬莹编辑的竭诚帮助,将拙稿纳入其中,可谓幸甚。这个增订版保留了初版的书名和主要内容结构,然而篇幅倍增。增订主要体现在:改正初版里面的各种错误,进一步增补加强必要论证,进一步梳理条次文句和进一步规范著作体例,等等,更重要的是新增了部分内容,主要是: (1) “序论:道德之意与形而上学”,其部分内容取材于拙稿《“道德之意”要论》(曾收录于《老子思想与人类生存之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试论〈老子〉中“无”的性质与特点》(曾刊载于《哲学门》第29辑)等。(2)大幅调整了第一章的内容结构,其中第二节改动较大,而第三节置换为全新的内容——— “化:永恒与流变之间”,这部分改写自拙稿《试论〈庄子〉的“化”》(曾刊载于《哲学门》第18辑),其中的不少想法在拙著《庄子哲学讲记》中有进一步的推阐。(3)第三章第一节之“‘德’与aretē”部分曾经改写为论文《德与aretē:关于人性与伦理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例子》,亦曾在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举行的国际中国哲学会议上发表,它是这次修订的底本。(4)制作了新的参考文献目录,以便读者检核利用。(5)重订了近年来发表的几篇小文章,以为附录。这几篇论文与书稿之间关系密切,而且它们都经过了或多或少的改编与修订,足以替代旧作。同时我也特别感念这几篇小文章的原载刊物及其编辑,在此谨表谢意和敬意。其实这次增订旷日持久,大约自2010年或者更早就开始着手了,2014年暑期学校使用的参考书之一就是当时的修订增补稿本(据说这个稿本也在北大校园私印流传),但最后也是最主要的整编定稿却在丁酉年春节假期前后。虽然不轻松,也算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春节、一个有意义的生日。儿子生白绕膝陪伴,痴缠嬉闹,给我带来许多欢愉,缓解了长时间伏案的劳困。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张龑、黄一洲、阮汉樑、刘欣蔚、张璟、姚裕瑞、白辉洪、贺敢硕、锺福强等同学协助校订文字、整齐体例、核对文献、编修目录等,令我满怀感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王琬莹、李文编辑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她们的责任心、使命感和专业水平乃拙稿顺利编印的可靠保障,在此谨表衷心感谢。同时我也对所有帮助我、支持我以及以各种方式推动拙稿印行的亲朋师友致以衷心感谢。郑开丁酉元日记于北京大学增订版后记——郑开
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增订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