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办公应用办公应用11 → 文章内容

图书馆的 “e联网+”思维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24 20:50:01

“互联网+”,或许是当下最热名词之一。之所以“热”,是因为“+”的是“高科技”“信息化”,换句话说“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潮流,预示着行业的未来。公共图书馆,也在进行着“互联网+”思维。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互联网+图书馆=图书馆未来”这个等式成立的话,那么,眼下最接近于“图书馆未来”的一个答案,非数字图书馆莫属了。数字图书馆,英文digital library,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组织、存储、管理与维护,通过互联网技术、终端为读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图书馆新业态。A体验―一个终端随时随地“遨游”图书馆60岁的南昌市彭家桥街道七里街社区居民占福梅一直爱好阅读。以前,她一有闲暇就去省图书馆借阅。随着年龄的增长,到馆借阅有时就不那么方便了。“现在我在电脑上免费看书,非常方便。”原来,2013年占福梅成为省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读者后,她不出家门,只需打开电脑,登陆省图书馆网址,输入会员信息,就可以阅读自己想看的电子书。该馆对外开放的各类电子书籍、报刊、图片、视频等丰富的资源,令老人能轻松畅享数字阅读的快乐时尚。占福梅开玩笑地说,不出家门,整个图书馆的资源都归她享有。据省图书馆馆长周建文介绍,目前该馆已有50TB的数字资源。记者了解到,1TB相当于25万册电子图书或926个小时视频节目,也就是说,省图书馆的读者不出家门就坐拥1250万册图书。几年不去图书馆的读者,脑海中图书馆的印象,或许还是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图书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每个功能室的墙上都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如果这类读者去图书馆,他们可能叫不出馆区内各种电子阅读设备的名字,惊讶于一拨拨读者能熟练地使用这些设备惬意地进行数字阅读,必然心生“落伍”的感慨。5月27日17时,省图书馆即将闭馆。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学生李惠合上书本,走出阅览室,径直来到大厅的电子书借阅机前。只见她在电子页面点击滑动,上下前后几个动作之后,用手机扫描一下二维码,一分钟不到,几十万字的电子书《南渡北归》《另一半中国史》就装进了她的“口袋”,成了她的“菜”。记者看到,在李惠使用数字借阅机的时候,她的身后排了20多人的长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读者经常用手提电脑、手机、PAD等移动终端来下载电子图书,畅享“移动阅读”“掌上阅读”。而这个过程非常简单,读者只需上图书馆的网站或到馆区下载一个APP软件到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就可以随时随地“遨游”图书馆。按照“互联网+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模式,目前省图书馆正着力打造数字图书馆,展现一种崭新的服务业态。该馆运用了时下数字图书馆“流行”的技术、设备,将数字资源挂接多样化媒体终端,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体验,呈现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智慧服务。在省图书馆副馆长蔡荣生的指导下,记者点击进入数字图书馆,电子报刊、图片库、视频资源,可谓应有尽有,目不暇接。省图书馆还以数字图书馆为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优良的服务内容。江西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将全省所有图书馆的展览、讲座、新书推荐等内容及时发布,读者在平台上第一时间了解全省图书馆的信息动态。此外,读者可以在借还书机上全天候地借阅,不再受到实体图书馆作息的限制;可以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完成图书续借,省去以往的奔波之苦;可以在家里,甚至旅途中浏览下载中外期刊、论文、讲座;自己的意见、建议、要求等,可以第一时间被微信图书馆平台掌握……B推广―“一张大网”消除城乡数字阅读“鸿沟”4月15日至19日,作为2015年的首站,全国“网络书香?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宣传推广项目在抚州市图书馆举行。自2011年开始,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建设数字图书馆,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图书馆间互联互通的数字图书馆专有网络,通过全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加工网络体系、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体系和版权信息管理体系,逐步建设形成全国数字图书馆标准化综合服务平台。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魏大威说,数字图书馆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和环节,通过铺设一张到县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大网,进一步消除城乡数字阅读的“鸿沟”。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数字图书馆与此前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些相似,在图书馆可以免费上网,免费使用全国公共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魏大威说,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不断巩固公共文化阵地,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国家层面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包括2002年依托公共图书馆推出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如果说该工程解决了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都能上网的硬件条件的话,那么2011年起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实际上解决的是图书馆文化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的软件问题。让读者在家中以及其他场合通过手机、电视、互联网就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不再局限到图书馆馆区内。最近公布的第12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首次超过图书阅读率,达到58.1%,而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魏大威说,当前数字阅读正日益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改变,从最初的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发展到现在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阅读,阅读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碎片化、浅层化的新特点,这对于公共图书馆开展基于全媒体、多终端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纸本馆藏74896万册,电子图书总量为37767万册,电子图书已经超过了纸本馆藏的50%。而2011年全国公共图书馆电子图书总量为5822万册,两年时间增长了6.5倍。此外,截至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总量19.54万台,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1.63万台,而2011年仅为15.75万台和9.26万台,两年时间分别增长了24%和26%。国家图书馆2013年网站访问人次10亿,而全年到馆读者才418万人次,读者通过互联网查找图书馆资源的人数已经远超到馆读者。“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公共图书馆在新常态下,如果不及时采用当前的最新技术、最新设施、最新理念来引领全民阅读新思维的话,这个文化阵地作用就会逐渐削弱、消减。”魏大威说。而国家图书馆信息技术部总工程师

[1] [2]  下一页


图书馆的 “e联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