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留学生易得抑郁?作为父母该如何怎么做?
- ·下一篇文章:免费送书 | 胡歌《朗读者》视频刷屏!他的这些故事同样值得孩子听!
临近高考,为什么有学生不愿意在学校学习了?该怎么疏导?
原标题:临近高考,为什么有学生不愿意在学校学习了?该怎么疏导?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的王丽丽学姐,今天又来和大家见面。相信高三的家长和老师们都知道,到高三后期,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愿意在学校学习,不愿意参加学校的考试,对此家长很焦急,老师很无奈。一、为什么会有学生不愿意在校学习或者考试?很明显,这是比较明显的考前焦虑状态,这种状态,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心烦意乱”,看什么都烦,看谁都烦。原本的小事,比如同学背诵声音大,在她看来,都是极大的干扰;听到别人笑,她感觉比自己哭都难受,这种状态,怎么能高效复习,又怎么能应对高考呢?二、出现考前焦虑的主要原因是自己!不可否认,老师和家长的言语刺激或者“无意之为”,都会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的心理。但是,面对同样的环境,有些学生,或者是多数学生都能应对,你不能应对,说明主要原因在孩子自己身上,源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著名的合理情绪疗法(ABC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引起的。 在ABC理论中,A----指诱发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及看法、解释、评价; C----指在特定的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那么,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它有哪些特征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绝对化要求:“必须”“应该”,例如“别人必须对我好”(2)过分概括化: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等,以某件或几件事评价整个人。自罪,自责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对他人不合理评价,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坏,责备他人。(3)糟糕至极:认为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非常可怕,灾难的想法,导致焦虑悲观,抑郁。三、多方努力才能消除考前焦虑!出现考试焦虑,逃避学习或者考试,这个时候家长、老师不要用过激行为去刺激孩子,更不要强制,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1、反思自己的言语行动是否有不恰当的地方,要本着尊重、理解孩子的心态去做孩子的工作!2、要明白孩子不合理的理念不是短时期形成的,也不会短时间消除,在高考前最后的十多天,改变孩子的认知非常困难,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做好疏导工作,而不是堵!要引导孩子在家规划,确保学习状态,比如基础知识,审题准确,答题速度,答题规范等方面,如果能够做好,也可以起到同样甚至更好的作用。3、老师要尽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其实这个时候老师也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说话做事也容易出现极端情况,所以,老师要努力克制自己,多用激励性语言表扬学生,多从好的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快快乐乐的走向高考的考场。4、出现这种问题的孩子,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学会知足常乐。当考的不好的时候,可以用我至少还能考上什么学校这样的例子安慰自己;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知道“危机”这个词里面本身就包含着“机会”和“机遇”,要能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最后,要正确认识高考,平常心对待高考!“高考不是终点,只愿你因此变的更好”!最后,丽丽学姐要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些,你不知道的高考秘密!其实,有点经验的学生、或者家长,一眼就能发现,高考年年都有500多分的必考题换汤不换药,有高分模板或快速解题技巧!然而,80%的学生不知道这些命题的真相,不会这些应试技巧,可想而知,高考是要吃亏的!所以,家长同学们可以加我免费领取: 1320801670,清华北大学霸录制的《直击高考漏洞》视频、《高分其实很简单》的高分答题模式总汇,以及学霸高清手写笔记,这些全部无偿送给即将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学姐就是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助学弟学妹们取得更好的成绩。高考是一个人一生中第一件大事,也是古人四大喜事之一。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不辜负自己三年来的努力,达到心中的“金榜题名”。
临近高考,为什么有学生不愿意在学校学习了?该怎么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