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破译“基因密码”让非洲人用得起青蒿素
- ·下一篇文章:“音乐+游戏=教育力量” 渝北区幼儿园优秀音乐游戏交流展示活动举行
启蒙教育曾受中国文学影响
。当然这一次,你们可以不用问这个问题了,因为我终于来了。”底下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此刻的丹·布朗无疑是幽默且亲切的。但一旦丹·布朗投入工作状态,他便立即与现实世界“划清界限”,从清晨4点到午夜11点,孜孜不倦地奋笔疾书,不回邮件、不与人联系,完全继承了新英格兰人的工作秉性。因为超长时间的工作状态,坊间一直传言丹·布朗的书桌上配有一个时间沙漏,用以提醒他每隔一段时间休息片刻。丹·布朗在当天的采访中也证实了这个传言,“每一个小时,书桌上的闹钟就会响起并提醒我活动一下身体,保持血液流通。”随和却严谨,幽默又刻苦,这般多面、复杂的性格特质大概就是丹·布朗首度访问中国所展现的全部人物形象了。2003年,一本名为《达·芬奇密码》的小说一经出版便打破了当时美国图书销售纪录,成为史上畅销小说的翘楚,更掀起一股创作文化悬疑小说的热潮,其作者丹·布朗因此成为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5月21日至22日,丹·布朗首次来到中国,与中国读者见面并宣传其最新长篇小说《本源》,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丹·布朗回忆道,父母开明又充满趣味的教育方式让他对解密、解码异常感兴趣,父母小时候常给他讲中国的寓言故事,“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的启蒙教育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晓璐这确实是丹·布朗第一次来到中国,他以一种明星作家的姿态,挥着手迈着大步走入上海图书馆报告厅与读者见面。在那之前,两层楼的报告厅里早已坐满了慕名而来的读者,连走廊里也站满了人,门口还围着不少来不及预定门票的读者,都只为听君一席话。一半时间研究?一半时间创造丹·布朗当然有这样的资格,从1996年创作至今,丹·布朗先后推出了《数字城堡》《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秘符》等多部小说,其中《达·芬奇密码》更是以750万本的销量成绩打破了美国小说销售的纪录,被誉为“天才之作”。这一次,丹·布朗依然用同样的配方、相似的叙事结构,讲述了哈佛大学的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历经解谜与冒险的艺术之旅。不同的是,此次与时俱进的丹·布朗将笔触延伸至人工智能,用科学挑战宗教创世论。此次选择以西班牙为创作背景,丹·布朗说是出于自己的个人经历。16岁那年,第一次出国旅游的丹·布朗在西班牙感受到了与自己成长的地方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在新英格兰(丹·布朗生活的地方),人们都是刻苦严谨且长时间地工作着,可是在西班牙,当地人悠然自得,会为了闻一闻路边的花香而停下脚步。”这样的场景让丹·布朗感慨万分。长大之后,丹·布朗甚至还搬去西班牙定居数年,对西班牙可谓情有独钟。第一本小说最初只卖出12本1964年出生在美国的丹·布朗从小长在一个既有宗教背景又有科学背景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位曾获美国总统奖、崇尚科学的数学教授,母亲则是一位职业宗教音乐家。丹·布朗笑着透露道:“每天晚上,当母亲进行饭前祷告时,父亲都会悄悄地用刀将蔬菜切成几何图案,我们家的家庭氛围就是这般既矛盾又和谐。”这个玩笑话也说明了丹·布朗的父母其实非常开明,“他们鼓励我对宗教、对世界提出疑问,培养我的求知欲及创造力”。丹·布朗甚至记得自己5岁时出版第一部作品时的场景。“我负责口述,我母亲负责记录,书名为《长颈鹿、猪与着了火的裤子》,只印了一本,用木板装订,还配有彩色图案。”说着,丹·布朗向读者高举起手中的册子,“我今天还特意带来了,为了告诉你们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在丹·布朗的书里,除了作者态度,更令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书中展示的各种难点重重的数字密码。丹·布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称自己对解密、解码感兴趣也完全是因为父母的缘故,“我的父母为孩子准备圣诞礼物的方式很特别,我们家的圣诞树下是没有礼物的,只有一串又一串的密码,我们必须依照密码的提示一路找寻,才能最终找到礼物。这种寻宝之旅对儿时的我而言,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其实,在成为作家之前,丹·布朗还曾从事过歌手、教师等职业,同时由于从小受教育环境颇为严肃、学术化,早年丹·布朗也不曾接触过悬疑类小说,只一心研读经典文学。契机发生在一次他与友人去大溪地旅游的途中,丹·布朗无意间在沙滩上发现了一本被别人丢弃的悬疑小说,他随手拿起来读了一页,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竟忍不住一口气将小说读完了,这是丹·布朗第一次感受到了悬疑小说的魅力,也是第一次在脑海中划过这样一个念头:也许我也可以写一本悬疑小说。理想无限美好,现实却几多残酷。丹·布朗在当天的采访中回忆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第一本小说《数字城堡》刚出版时,在美国只卖出12本的情形,而这其中有6本还是我母亲背着我偷偷买下的。”说这些话时,丹·布朗笑得很温和,偶尔还会穿插着玩笑话。演讲的最后,丹·布朗这样说道:“今天我们欢聚一堂是借由书籍的力量,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空间、时间、语言的交流平台。我希望下一次来中国不会太久。”对话:少时最喜欢《刻舟求剑》广州日报:您对中国文学有了解吗?丹·布朗:在来中国之前,我特意对中国文学及作家作了些了解,因为我预感到会被问这个问题。有意思的是,我小时候,父母为我们讲的故事里就包含了不少来自中国的寓言、成语故事。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正是一个来自中国的讲述刻舟求剑的儿童故事。所以我一直觉得我的启蒙教育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广州日报:您的多部作品都被搬上大荧幕,且均由汤姆·汉克斯主演,您对电影有何评价?丹·布朗:将小说搬上大荧幕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电影也拍得很棒。但我们必须承认将大约160000字压缩成两个小时的电影是非常困难的,电影会对小说进行一些改编,不得不放弃书中一些精彩片段,这有点伤我的心(笑)。一直以来,汤姆·汉克斯温和、谦逊,是我心目中饰演罗伯特·兰登的最佳人选。广州日报:新书《本源》密切关注了人工智能这样一个热点话题,您本人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何看法?丹·布朗:我个人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同时,我对人类的科技及未来持乐观态度。在我与科学家的讨论中,我发现科学家普遍相信,未来人类会发明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如果人工智能有意识,他们会不会对世界感到好奇,追寻本源。科技发展迅猛,未来人工智能一定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人类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又能否与科技发展速度相匹
启蒙教育曾受中国文学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