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雀巢健康儿童全球计划启动 发布儿童营养健康公约
- ·下一篇文章:两车弯道会车不礼让致拥堵 民警快速疏导保畅通获赞
第一个着陆汶川的战士魏建红:望儿子传承英雄精神
原标题:第一个着陆汶川的战士魏建红:难忘袍泽情 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和使命___满目疮痍已重回葱绿;悲伤哀恸化作生的动力。___当年,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感动和激励着成千上万人收起悲伤,重建家园。___10年里,这些闪亮的名字,已化为一个共同的符号,成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的一部分。___他们的经历就是我们的经历,他们的成长就是我们的成长,他们的收获就是我们的收获,他们的意志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冒死也要进汶川!”这句响亮的口号犹在耳边,也是在这一刻,才明白了军人意味着什么。 ——魏建红现为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政工科科长的魏建红。成都商报图人物名片魏建红第一个着陆汶川2008年5月14日,第一架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团的直升机,穿破阻隔了40多个小时的世界,飞抵汶川。拉开舱门,挎着相机的魏建红第一个跳了出去,踏上那片废墟充斥的土地。当地人哭着围了上来。他们拿出红绸带,尽情挥舞,“吉祥鸟来了,我们有救了。”魏建红拍摄下大量灾区图片,第一时间提供给了救灾指挥部,这为上级正确判断、迅速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沿着岷江河道,直升机盘旋空中,江面水雾蒸腾,空气中飘着尘埃,魏建红抓紧把手,朝着窗外望去,飞机穿过一根接一根的高压电线。40多小时过去了,高山峡谷的恶劣天气,将几次飞行都阻断,2008年5月14日,抓住天气好转的间隙,直升机最终朝着汶川飞去……魏建红讲起十年前的经过,每个瞬间都历历在目。他挎着相机,第一个跳出机舱,将汶川的灾情传到了外界。十年后,魏建红脱下军装,转业到了地方,退伍的战友们也遍布各行各业,结婚、生子、工作……那段荡气回肠的过往也日渐消散,但当大家再次聚首时,仍会慷慨激昂,那段袍泽情谊,时刻提醒着他,要认真对待生活。陆航部队冒死也要飞行的英雄气概,部队邱光华等5名战友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忠诚、担当和使命,这些依旧激励和影响着魏建红和他的战友们。约定忘不了袍泽情每年清明都要去看望救灾中牺牲的战友交子北二路,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办公大楼内,魏建红坐得笔直,低头翻阅着一叠材料,桌上的办公用品整整齐齐,窗外阳光打进来,人影映照在桌面上。这一场景,很容易就让人想到《士兵突击》里的台词,“苍蝇飞上去劈叉、蚊子飞上去打滑”。报送材料的同事走进来,看到准备采访的记者,笑了笑说:“还是能够看出军人的影子吧?”魏建红站起身接过材料,个头并不高,有些瘦削,举手投足之间,还是那么干练。2013年,魏建红从当时的成都军区某陆航团退役,转业到了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从一名基层执法人员干起,如今担任政工科的科长,除了负责党建工作,还要查处内部的违纪违法行为。“以前是把自己管好,现在是要把身边的队伍管好。”已经38岁的他,显然已经适应了现在的节奏。和魏建红一起退役的战友,大多也留在了成都,各行各业都有,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城管……下班后聚在一起,喝上几杯,大家聊着现在的生活,但更多的还是聊着部队的生活。魏建红被人们所认识,也是因为当年跟着部队直升机,挺进汶川县城。他至今也忘不了,直升机进入汶川县城上空后,满城的百姓站起身,跳跃着,朝着飞机挥舞双手……此时的汶川已经和外界“失联”40多个小时,他所在部队是第一支从空中到达汶川县城的救援部队。在空中盘旋了十多分钟,直升机最终不得不选择降落到汶川县城周边一块不足50平米的小山上。搭乘长机的魏建红挎着相机,第一个跳了下去,螺旋桨声音渐渐消失,他听到老百姓欢呼着,“吉祥鸟、吉祥鸟”。魏建红拍摄下大量灾区图片,第一时间提供给了救灾指挥部,这为上级正确判断、迅速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每一只雄鹰,在这场大救援中,他所在的部队,包括邱光华等5名战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陈林烈士是他的军校同学,两人坐着一趟火车来到陆航团,在一个连队工作了两年,彼此再熟悉不过了。出事当天,两人在停机坪碰了面,像往常一样,寒暄几句就匆匆分开,谁也不会想到,这会是永别。每年清明节,战友们都会有一个约定,到成都烈士陵园去缅怀邱光华等牺牲在抗震救灾中的战友,无论身处哪个行业,这时候大家都会重拾“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的身份。壮举部队是什么?在抗震救灾之后更加清晰“冒死也要进汶川!”这句响亮的口号犹在耳边,也是在这一刻,才明白了军人意味着什么。1998年,四川南充营山县,魏建红高中毕业,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第一志愿选报了军校,之后被陆军航空兵学院录取。选择军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样可以减少家中的负担。“我是农家子弟,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魏建红回忆,那时候家里都靠父母耕田种地收获农作物维持生活,直到高考那年,全家人还在为他的大学学费发愁。“读军校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每月领取津贴,这正好给我们全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直到参加了抗震救灾,从灾区运回大量的伤病员,转移大批受困群众,他对军人的身份才有了更多感受,他本人也荣立三等功。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全域性洪水,解放军第一时间开赴长江大堤抗洪抢险,魏建红看到,电视屏幕上那些解放军战士扛麻袋、打木桩加固堤坝,将老百姓从洪水肆虐中背出来……没想到,军校毕业之后,他也成了电视中的人物。唐家山堰塞湖排险救灾,魏建红所在的部队用直升机创造了单轮悬停着陆的壮举。而遗憾的是,国内没有大型直升机将重型装备运抵唐家山堰塞湖。“5·12抗震救灾后,我们国家直升机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助推陆航部队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抢险救灾也纳入了部队年度训练内容,进一步提高了部队抢险救灾的快速机动反应能力和战斗力。”魏建红说。“运出大量的伤病员,看到他们得到救助后的喜悦以及重复不断说着‘谢谢’,也让我觉得我们的付出是非常值得的,我们的存在就是灾难中老百姓的希望。”魏建红至今还珍藏着一双鞋垫。抗震救灾结束后,一批又一批的群众来部队慰问,其中一个羌族大妈,年龄有些大了,背着几十双亲手绣的鞋垫,在部队见人就塞一双。转业脱下军装从空中回到地面执法一线2013年,少校军衔的魏建红脱掉了军装,告别了军营。在省级机关和几家市级部门的选择面前,他最后选择了交通执法工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身蓝色制服,让他有着好感。很快,基层执法一线让
第一个着陆汶川的战士魏建红:望儿子传承英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