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台当局实在扛不住说了实话:已穷于应付
- ·下一篇文章:新型电脑病毒竟是“斯大林” 破解需知苏联成立日期
在海拔5000多米雪域之巅的青春,是什么样子?
队搬迁至昆仑山下,曾被空军授予“昆仑山上好四站”荣誉称号。再后来,陆军某边防连驻扎于此守卫国门。如今,机动一站官兵重新回到老连队驻地,又一次肩负起光荣使命。陆军、空军两个连队,长达半个世纪的渊源,让官兵们都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聚。两个连队除了生活上的互帮互助,思想交流也很频繁。我们来到驻地时,双方官兵正在开展“赠书”活动。得知空军换防,很多战友即将离开驻地,陆军战友将精心挑选的书籍送给大家,还写下了一段段寄语,现场氛围让人感动。高原的天是那么蓝,如同高原战士的心一样纯洁。纯到心中只有祖国、只有人民。因此,他们才无畏牺牲、无畏险阻。空军官兵在陆军官兵的帮助下,不仅实弹射击水平大幅提升,还学会了各种枪械的操作方法。闲暇之余,陆军官兵也喜欢走进雷达方舱,虚心请教如何利用雷达发现空情。看到眼前的一幕,使我更加坚信,陆空两个连队的官兵们,在寻求共同进步的同时,已经将“联合”不断升华。与陆军战友告别。互相学习。开展赠书活动。交流理论学习成果。介绍驻地情况。换防途中,车队驶入康西瓦烈士陵园。作为康西瓦传人,这支部队每次机动途经陵园,都会组织官兵对烈士进行祭奠。这也是该旅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聆听先烈英雄事迹的同时,激发大家向“生命禁区”挺进的动力。行走在陵园,细细查看每座墓碑,这些长眼于地下的军人大多年龄只有十八九岁,并且都没有上过高原,在海拔近5000米的高寒地区,他们不光要面对枪林弹雨,同时还要忍受着高原缺氧和严寒的磨砺。在战争中,有相当一部分军人是在寒冬腊月的高原上冻死的。然而,就是在那样一个艰苦卓绝的战场上,中国军人为了祖国的疆土浴血搏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以摧枯拉朽之势击退了侵略者。今天,官兵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驻足在烈士碑前,与他们进行着心灵的对话,为自己能够踩着烈士的足迹,重走昆仑卫国路而骄傲不已。二级军士长赵伟崎平常抽的都是十几块的香烟,这次特意托人买了一包软中华祭拜烈士,足见这些长眠于昆仑的老战友,在他心中的份量。离开烈士陵园的路上,大家都陷入一片沉默。似乎都在思考,自己如何不辱使命,把康西瓦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扎根边疆,献身国防,用热血青春编织出预警天网,用忠诚铸就不倒的脊梁,让身后的祖国和人民,能够享受和平带来的幸福与美好!祭奠先烈。所谓机动部队,重点应突出一个“动”字。在这次漫长的换防路上,我亲身领略了“动”的含义。通往机动一站的路上,最大的障碍并非颠簸,而是石子随时都有可能破坏车辆。作为机动力量,一旦车辆抛锚,驾驶员不具备过硬的修理技能,部队无法准时到达战场,胜负便不言而喻。一路行军,正当还有100公里就要到达目的地时,问题终于来临。二号车出现故障,初步判断机油盒被石子砸烂。通过一小时的紧急抢修,被打烂的机油盒,终于恢复正常。而让大家一路担心的爆胎问题,也相继出现。带队领导何红光利用对讲机下达指令,车队靠边停车,所有驾驶员下车抢修车辆。几名驾驶员迅速下车,取出备用轮胎。前后不到十分钟,一副崭新的轮胎已经更换成功。车管干部张小龙告诉我,驾驶员快速抢修车辆能力,完全取决于他们日常的实战练兵。在训练过程中,模拟设置各种复杂道路车辆故障抢修课目,让驾驶员在实战背景下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关键时刻自然不会掉链子。实战化训练只有人人都能当“主力”,才能具备打硬仗的资格。一次换防任务,也检验了这支不仅驾驶技能过硬,还能快速完成车辆抢修任务的驾驶员队伍。抢修车辆。保养车辆 。胜利凯旋。来到机动二站的第一天,我们便喝到了一碗鲜美的蔬菜汤。在山下喝碗菜汤稀松平常,可在氧气稀薄的海拔5000米的高原,喝着官兵们自己种的绿色蔬菜汤,绝对是一种奢侈。在驻训分队带队领导郝敬伟的介绍下,我们幕名来到高原温室大棚。在荒芜的戈壁中,一间十几平米的温室大棚,略微显得有些孤单。就要换防下山的战士,在大棚里向新来的战友传授种植蔬菜的方法。为了保温,大棚内生起了火炉,战士们每天都会轮流检查火炉安全,并进行浇水。新来的操纵员王少飞告诉我们,自己是第一次上山驻训,面对强烈的高原反应,心情极度失落。但当第一眼看到温室大棚的绿色蔬菜后,心里慢慢点燃了希望。一个小小的温室大棚,着实解决不了太多官兵饮食问题。更多的价值在于,在这毫无生命迹象、除了石头就是白雪的雪域之巅,为官兵们种下一缕希望,一丝在艰苦环境中战斗的精神支柱。精心培育幼苗。工作交接。中国空军网
在海拔5000多米雪域之巅的青春,是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