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编程资讯编程资讯04 → 文章内容

新时代生活方式的理论构建与创新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10 2:30:39

活者。第四,生活方式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人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关于人的生活是人的生命存在、展开、实现形式的观点,马克思多有论述。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怎样”。我们研究生活方式的重要学术取向,就是具有生活文明素质的人的生成问题,并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研究生活方式必须把握的核心理念。在实现途径上要依据“需要上升规律”,逐步推进“生存、享受、发展”三个层次的需要满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继续补齐民生短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共同享有的问题,进而解决为每个人创造人生出彩机会和自我实现问题,努力培育健全的人格,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但在人类文明史的很长阶段,这个过程是自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社会如何发展同中国人如何生活高度结合起来,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纳入了自觉的历史进程。“美好生活”不只是生活质量概念,也是具有实践能动性的,以建构更好生活为取向的生活方式范畴。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培育以真善美为精神气质的文明、健康、和谐、优雅的生活方式。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和培育我们民族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是一项空前复杂的大工程,需要有大智慧、大手笔。要有向世界一切先进文明学习的气魄,同时又要牢牢扎根于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根基。要确立“生活的逻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防止“资本的逻辑”和工具理性对生活的伤害。理论的发展取决于时代的需要,生活方式理论创新就是一种时代需要,理论工作者需要以高度的使命感,用自己的学术精品做出回应。(作者:王雅林,系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会名誉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特聘教授)■本期主持:王雅林(中国社会学会生活方式研究会名誉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本期主题:新时代与人民美好生活主持人语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重大部署、行动纲领的制定,指向的都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美好生活,不仅是当今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词语之一,而且应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面向和课题。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话题作了理论探索和阐述。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伟大实践,需要创新理论支持。生活方式的理论构建与创新就是其重要方面。进入新时代生活方式研究的意义更加突显我国的生活方式研究兴起于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之后,一些学者提出了生活方式研究课题,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把中国人获得良好生活方式置于战略层面加以考量,避免西方现代化中出现的“人的困境”。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写入:“在创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的同时,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这一重要表述唤起了生活方式研究的热潮。迄今为止,学界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取得了不小成绩,然而尚未引起持续关注。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是解决物质匮乏的基本生计问题,对“怎样生活才是好的”问题的回答缺少现实的物质前提。在其后伴随市场经济出现的物质主义潮流面前,倡导生活自身价值的生活方式研究,其声音则显得微弱。从学科建设的自身原因看,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学科体系在我国影响增强,使具有人文价值面向的生活方式研究走向边缘。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随着人民生活从短缺到温饱再到总体上实现小康,对“怎样生活才是好的”价值追问也有了群众性基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采取实策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增强对人民美好生活的供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需要提出的是,“生活”的主体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人们的生活需要、价值体认和利用生活资源的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创造美好生活除了需要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全面优化人们的生活资源供给条件外,还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发挥生活方式效益,从而把美好生活的社会建构和每个人的自我建构有机结合起来。而从我国现实的社会生态来看,相对于社会供给条件,主体的生活文明素质则显得相对滞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应该说,生活方式的建构恰恰同生活主体文明素质的提升密切相关。生活方式研究也有助于实现对人们真实生活需要的精准社会供给。从新时代更宏大的视野看,在党的领导下13亿多人民建构自身美好生活的努力,必将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内生动力。所有这些都显示出生活方式研究在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从指导理论来看,马克思主义把人类历史视为“现实的人和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生活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两大基本范畴同时提出来,并赋予生活方式以更加本体论的地位。马克思创立共产主义学说时,则把“经济前提”、“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团结一致”社会关系同“个人的共同生活方式”的形成三要素一起归结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形成条件。因此,加强生活方式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生活方式的概念特性与理论功能作为科学范畴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定义表述。我们从中国问题意识出发,把生活方式置于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社会发展目标下考量其理论功能,则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它视为基本的社会范畴。具体地说,生活方式是研究在现实的社会结构关系和生活资源供给条件下,人们是如何通过价值选择建构自身的生活需要,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的。对于作为社会范畴的生活方式到目前是较少研究的领域。基于我国新时代的现实语境,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揭示其概念特性及理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新时代生活方式的理论构建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