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imToken测试服务器疑似被地下产业链黑客攻击
- ·下一篇文章:曾被称冰箱品牌“四朵金花”之一的新飞电器破产,股权被拍卖
哪些产品国内极度火爆,在国外却闻所未闻?
原标题:哪些产品国内极度火爆,在国外却闻所未闻?本文作者 ║孙沁滢三节课新晋内容实习生,曾在美国华盛顿D.C.特区交流一年,现就读于一所常青藤大学。众所周知,自有互联网以来,美国一直都是中国的学习对象,过去二十年以来,但凡在国内火爆的产品,从最早的门户,到即时通讯,到BBS,再生活服务网站,再到后来模仿Facebook和Twitter走红的开心网、人人网、微博,几乎每一个在国内火爆的产品,你都可以在美国找到原型。而中美两国互联网业的发展进程和产品形态高度趋同,以及中国互联网从业者的学(chao)习(xi)能力,也广泛受到普遍认同。但这样的趋势,在近几年似乎开始有了变化。我因为出国留学前往美国生活,在美国生活的两年里,我把手机里的APP做了一次大换血,把百度地图换成了谷歌地图,把网易云音乐换成了Spotify,把滴滴打车换成了Uber……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越来越发现,有些在国内特别火爆的产品,在美国却几乎不存在,对应的,一部分我觉得很好玩很有意思的美国APP,在国内也从未听闻过。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我想通过一些对比,让你知道这些仅在当地火爆的产品都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在太平洋对岸的另一个国度,却没有相似的产品成功涌现?▼产品一:知识付费类APP,代表产品为得到、喜马拉雅、蜻蜓FM▏中美两国现状对比2016年5月,罗辑思维团队上线“得到”APP,主打付费知识音频产品售卖——这可能是国内第一款完全以“付费知识音频”为主营业务的APP,上线后,“得到”迅速获得用户认可及喜爱,初步完成了用户需求的验证。此后,喜马拉雅FM也开始跟进,从原本的移动电台APP开始全面转向付费知识音频。2016年7月,“得到”携手李翔和李笑来正式推出头两个付费订阅专栏《李翔商业内参》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并在此后纷纷迅速实现了销售额过千万,震惊业界。在此前后几个月内,知乎上线了知乎Live,豆瓣推出了豆瓣时间,付费语音问答分答也正式上线。“知识付费”自此开始成为了一个广受无数人追捧的风口领域。到现在,得到APP已经拥有超2000万用户,而喜马拉雅在去年的123知识节当天,则实现了1.96亿的销售额,国内围绕着“知识付费”而产生的产品、平台、工作室有多达上千个之多。但反观美国国内,类似的通过付费音频或付费订阅等形式满足面向成人学习需求的产品,却几乎没有。在成人教育领域,美国只有Coursera、Udemy、Udacity等更偏学术的在线教育产品较为受到大众认可。至于付费的音频内容,美国倒也不是没有,但大都集中在在名人访谈、幼教故事等,且几乎没有太大体量的“爆款产品”出现,与国内的状态可谓大相径庭。▏一些思考与分析在国内的知识付费领域内,较为火爆的产品一般多为“新知”(如商业认知、创新、创业等相关)、“大家都感兴趣的高等教育知识”(如经济学、金融学、历史等)、“实用职业技能”(如营销、增长、时间管理、写作等)这样几类。▲得到头部内容截图我对比了一下,类似的知识获取需求,在美国人当中,倒也不是说没有,但美国用户中,一般要是真的产生了类似学习需求,多半就直接奔着参加系统的训练课程(包括各类在线教育产品)、或买一堆书或找一堆网站来进行研究、又或者是直接参加大量线下沙龙来进行解决了,似乎少有人会产生这种“听别人讲个音频快速高效的帮我了解一下XX知识”的需求。我认为原因可能有几点。一是用户的焦虑程度与付费习惯的养成。国内知识付费的火爆现象下,是大量中国用户的焦虑,焦虑“会不会被机器取代”、焦虑”会不会被年轻人取代”、焦虑“明天到底在哪里”,而应对焦虑的方法,就是学习。知识付费以帮助大家获取知识、从而保持竞争力为切入点,迅速打开了市场。与此同时,用户付费习惯的养成让内容生产者有充足的动力(财富收入)来打磨内容。优质内容的出现为那些还没知识付费的用户营造了焦虑,又一次鼓励了学习,形成了知识付费的良性循环。而在美国,付费优质内容一直存在。比起国内的突然崛起,美国的知识付费更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焦虑也就来的不那么突然。与此同时,美国用户的付费意识,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美国的内容生产者通过已有的网站和播客等平台,就能实现财务上的收入。因此,类似于得到的知识付费APP也就没有了出现的必要。二是中美职场人脉文化不同,信息对称度也不同。在美国,“校友”文化深厚,大家可以联络各行各业中的校友,并直接向他们请教,无论是职场上、还是个人成长上,都可以获得相应帮助,都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美国职场的高度标准和统一,由相熟的学长学姐或是前辈们传授的经验往往十分可靠,并可被广泛地应用于这一类产业。在国内,建立强人脉关系并非文化,互联网产业由于更注重商业应用所以高度分化,每一家公司的架构和同一职位的工作职责可能都截然不同。在这样的场景下,人们想要获取相关知识必须求助于业内资深人员系统性的讲解,而这种讲解更多是商业性的,而非人际关系所促成的,这也就形成了知识付费的市场。三是比起美国,中国的流动性还很强,还存在大量个人跃迁的机会。中国的高考制度给予了所有学生一个公平一试的机会,而不算高昂的大学学费与配套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保证了大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有相应机会。走出校园后,多层次的商业环境使得不管什么背景的学生都能有跃迁机会。而在美国,私立学校和标准化的行业使得社会阶级相对固化。根据斯坦福大学Raj Chetty教授的研究,美国孩子的收入与父母的收入正相关,机会不平等现象严重。两相对比,国内的用户有更强的知识付费动机。产品二:图片电商类APP,代表产品为小红书、蘑菇街、美丽说▏中美两国现状对比2017年6月6日的时候,有一家不是淘宝、京东、拼多多的电商APP在开卖2小时后,销售额就达1亿元,在苹果App Store购物类下载排名第一,这个APP就是小红书。小红书从社区起家,聚集了千万量级的用户在社区里通过加标签的图片来分享海外购物、运动、旅游、家居、美妆、护肤、母婴等领域的信息。?▲ 小红书APP截图蘑菇街、美丽说、再到小红书,主打“达人推荐”、以带标签的图片展示加上电商导购的玩法在中国市场上验证了成功的可能。而在美国,包括“什么值得买”、“蘑菇街”、“小红书”等类似的产品却并不存在,甚至感觉从未出现过……▏一些思考
哪些产品国内极度火爆,在国外却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