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办公应用办公应用13 → 文章内容

唐晓峰:《北京历史地图集》的数字化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27 22:40:59

可以继续增加延伸数字地图的内容含量,读者则可以进行选择性阅读、重组性阅读,可以自己提出主题,重组地图中的信息关系,很可能读者会有重要的发现,这时,读者也成为地图主题的设计者、研究者。地图与读者的互动关系是数字地图的巨大优势。测绘科学专家高俊院士指出,编制传统纸面地图研究三个关系,即实地与地图的关系、读者与实地的关系、读者与地图的关系。而数字地图出现后,却要研究六个关系,在前面三个关系上还要加上数字地图与传统地图的关系、数字地图与实地的关系、数字地图与读者的关系。[4]其中数字地图与读者的关系,较之传统,是一个大的飞跃。在数字地图系统中,更便于附加文字、图片等信息形式,与地图形式一起对地理问题做充分的展现和丰富的说明。数字地图又可以随时修订,随时增补新的研究成果,并易于复制传播,在社会效益上也是纸面地图无法相比的。总之,从纸面地图向数字地图的转变,是地图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在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等方面,数字地图将产生更深广的影响力。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北京城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文化古都,运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北京地区和北京城的研究几近半个世纪,在历史探索、旧城改造、环境管理、文化建设,宣传北京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在新的电脑科技时代,随着新的数字技术的运用,在北京历史地理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工作中,必将获得更新更多的成果。注释:[1] 关于历史地图的数字化,亦可参考葛剑雄:中国历史地图:从传统到数字化,《历史地理》第十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1页。满志敏:走进数字化: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历史地理》第十八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22页。[2]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四十皇城引《湧幢小品》,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629页。[3] 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页。[4] 高俊:数字化时代地图学的诠释,《地图》,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3年第3期,第5页。来源:《2016 ????? ??? ???? ???? ????? : ??? ???》论文集,侵权立删。

上一页  [1] [2] 


唐晓峰:《北京历史地图集》的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