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办公应用办公应用05 → 文章内容

2018届高三历史学术热点与高考预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21 1:54:41

介绍:民间信仰尤其是民间俗神信仰,渗透在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一个民族显现同一性,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统一意识,故而研究民间信仰是研究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民间信仰扎根深厚、分布广泛,各种地方性神祇信仰形态层出不穷。作为历史文化延续的一部分,民间信仰在传播与传承过程中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异,实则受到国家与地域不同历史环境的影响塑造而生发。2017年,历史学界围绕这一主题,主要聚焦于如下方面:(一)针对区域内较为流行之神祇信仰的起源、传播与变迁作全方位的梳理探讨,尤其注重传播与延续过程中的外部环境如地方宗族、地方政治对信仰的“改造”与影响。(二)对信仰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给予历史人类学解读,例如女性群体对于信仰的参与实践。(三)对信仰空间深入探究,如庙宇空间以及信仰的地理分布。其中,又将文本作为信仰的载体空间,对文本中的神祇进行观照,提供了较为新颖的视角。这些研究,清晰勾勒了地域民间信仰的历史脉络与体系构建,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信仰的整体形态。考前梳理及高考预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及认识:唐诗:政治开明,国家统强盛,文化政策开明;经济发达,封建农工商业活跃;唐朝科举考试的促进。宋词:宋代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社会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词更能抒发感情、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明清小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人强化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一些文人对社会不满,写出了批判现实的力作;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文学是社会的窗口,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艺术反映。对应例题1.2016··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C)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2013·新课标全国Ⅱ·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C)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B)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4.(2012·文综·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D)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热点五:白银进出口对明清货币制度的影响热点介绍:从明代万历年间到1820年代,中国是巨额白银的流入国;而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二三十年中,由于鸦片的输入,以及从1860年代起的外贸逆差,中国又成为白银的流出国。白银的流入和流出都关系到当时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与重构:流入时期,以白银替代宝钞,可以避免政府在缺乏制度约束条件下滥发纸币所导致的经济波动和民生灾难;流出时期,市场向内外扩大,中国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增加,货币体系中重新出现纸币和其他多种信用工具。对此,学界有着长期而深入的探讨。2017年,关于此主题的研究主要有:(一)对白银货币化及货币本位制的过程及影响的讨论。(二)对清代地方货币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三)货币经济的对外交流问题。(四)明清时期白银的输入与澳门的兴衰等。对应例题:1.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C)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表2反映了(A)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3.(2014·全国Ⅰ·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4·文综·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B)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热点六:古代监察制度演进中的历史经验热点介绍:中国是最早建立监察制度,并将其置于国家主要典制地位的国家之一。古代监察制度随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而建立,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发展于魏晋,成熟于隋唐,强化于宋元,在明清时达到顶峰,并且各时期皆有发展脉络和时代特点。监察制度的不断强化和完善,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也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研究梳理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对现代行政体制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2017年,历史学界围绕该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经验。(二)古代监察制度对现代监察制度的启示和借鉴。(三)古代反腐败的模式及对现代反腐的思考。(四)监察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2018届高三历史学术热点与高考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