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K88软件开发文章中心办公应用办公应用05 → 文章内容

【六一专题】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敏:用游戏守护儿童的生命力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华军  来源:华军资讯  发布时间:2019-2-21 1:53:16

原标题:【六一专题】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敏:用游戏守护儿童的生命力孩子们是在玩中慢慢地认识和探索世界,在玩中找寻自己的兴趣,并发现自己。但如今的儿童成长于一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压力倍增的时代,成堆的作业和上不完的培训班,让“玩”成了儿童生活中的“奢侈品”,也让真实的童年渐行渐远。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们邀约社会各界人士谈论“玩商”对于成长的重要性。李敏,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提及“游戏”,人们马上联想到的是“儿童”,继而怀念着自己无忧无虑的孩童时光。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很多人被裹挟着前进,步履匆忙,极速的城市化进程压缩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偶有闲暇,也难以回到孩童般轻松愉悦的状态。遗憾的是,这种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危机也蔓延到儿童世界中,让儿童的生活面临着沙化的危险,呈现出“失乐”的童年景观。最为显著的便是儿童游戏的缺位或异化,即对游戏合法性的存疑以及游戏从“本能”位置被推向“功能”位置。中国目前有3亿多儿童,然而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成人观念下,儿童变成了职业的“学仆”,他们不仅每天要应付学校沉重的学业,而且还要在双休日寒暑假学习各种技艺,游戏在逐渐消失。游戏与学习的“冲突”直接指向了儿童的生活质量。那么,关注儿童内在需要、了解游戏的本质及意义,使游戏回归到教育生活,将有助于儿童找回童年的幸福,提升儿童的生命样态。游戏,是什么?儿童对游戏的热爱几近痴迷,沉浸在游戏状态中儿童专注而认真。那么,游戏究竟是什么呢?游戏是古老而又普遍的活动,由于它的功能复杂多样,许多学科都从自己的角度研究游戏,人们一般试图用三种方法来界说游戏。其一,按照心理学上的倾向和定势来界说游戏,这种意向或定势被认为标志着游戏的出现,并把游戏和行为的其他类型区别开来;其二,按照可观察的行为的种类来界说游戏,这种行为的种类是以具体化的行为准则或更直觉的确认过程为基础的;其三,按照情景来界说游戏,这种情景可能引起倾向或可能产生一种或多种被确认为游戏的行为。尽管这些界说方法并非无懈可击,但它们反映了被广泛认同的观念,那就是,游戏这一存在是一种行为上的倾向,这种倾向出现在可描述的和可再现的情景中,表现于种种可观察的行为之中。但是,游戏倾向的、行为上的和情景的标志,将由于特定研究者的理论倾向而有所不同。尽管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游戏定义,但荷兰文化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赫伊津哈(JohanHuizinga)关于游戏的定义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他认为: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有别于“平常生活”的意识。这虽然是从文化历史学的角度对游戏所下的定义,但能够囊括动物、儿童和成人的游戏,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游戏定义。游戏,人之天性游戏空间的逼仄反映出儿童生活中游戏与学习的对立,在成人预设的价值判断中,游戏是一种不进行价值创造的活动。但实际上,对于儿童而言,游戏的意义既存在于游戏本身———游戏是人的本能。在游戏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都坚持游戏的本能论观点,两位研究者明确指出了游戏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他们认为,儿童进行游戏不需要理由,而且受本能驱使的游戏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伴随着快乐的情绪和情感。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来证明人对游戏的本能趋向:一个独自玩耍的儿童发明了一种动作———把头往后仰。孩子起初利用这个动作来从一个新的角度看本已熟悉的事物,但随后就开始把这个动作本身当作玩耍。皮亚杰描绘道,“儿童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个动作,似乎越来越高兴,同时对这一动作所能产生的外在结果(提供观察物体的新视角)却越来越不被重视了。他大声笑着,把头竖直、往后仰、再竖直、再往后仰”。对此,迈阿密大学心理学研究者凯瑟琳·贾维指出,像皮亚杰所观察到的游戏行为与儿童后期的各种游戏行为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儿童在做这些动作时,纯粹是为了动作本身所带来的乐趣,而与这些动作的常规作用无关。在本能的游戏活动中,儿童能够体验到简单纯粹的自由和快乐。游戏之于儿童、之于人的本能意义和价值几乎可以消解一切外在的功利目标,诸如“通过游戏去实现……”的工具性意愿,游戏即快乐。用游戏点亮幸福生活在认识和了解游戏的含义及价值后,成人对于儿童游戏的态度仍需回拨,即游戏与学习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游戏是守护儿童幸福生活的助推器。利伯曼研究发现,“游戏性”在儿童时期是游戏的一种精神态度,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在日后会转化为青年乃至成年时期的“人格特性”。更为直接的是,游戏为个体提供了发展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机会。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游戏不仅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放松,而且还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为个体提供人际交流的机会,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价值观。英国教育家沛·西能曾指出,“充分的游戏机会对于儿童健全地和愉快地发展无疑是必要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更贴切地将游戏与“儿童的天性”画了等号,“只要进入游戏,儿童在每时每刻都能体验到新的挑战和新的刺激,时时感到怦然心动,‘心如死灰’的概念在儿童的游戏世界里是不存在的。”游戏给予儿童以生活。没有了游戏,儿童将失去自己的生活。游戏作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是儿童成长和精神生发的动力与源泉,它赋予儿童和谐美好的童年记忆和不竭的创造力。(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六一专题】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敏:用游戏守护儿童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