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硬盘中文件“所占空间”与“文件大小”的区别
- ·下一篇文章:常见的视频格式有哪些
硬盘发展历史
本文简单回顾了硬盘发展的历程。目前占主流的硬盘接口有IDE和SCSI两种。那么这两种接口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二者之中历史资历更深的是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它的前身是1979年由美国的Shugart公司(希捷的前身)制订、并于1986年获得ANSI(美国标准协会)承认的SASI(Shugart Associates System Interface,施加特联合系统接口)。而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集成设备电路)则源于CDC(Control Data Corporation,数据控制公司)、康柏(COMPAQ)、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以下简称WD)共同开发的磁盘控制接口,并于1989年由ANSI认可为ATA(AT Attachment,AT附加装置)标准。CDC的特点是不需大量追加设备即可构成电脑方的主控线路,这也正是它在个人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早期的硬盘容量不过10MB到数十几MB,甚至连今天的内存容量都不如而且价ge极其昂贵,很少有个人用户有幸拥有硬盘。当时的硬盘所采用的磁头大多是高铁酸盐磁头或MIG(MetalIn Gap,金属隔离)磁头。进入90年代以来,硬盘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批量生产带来的成本降低导致硬盘零售价大幅下降,使越来越多的个人用户有幸接触到硬盘。
在90年代初,SCSI接口发展为SCSI-2,早期的SCSI-2产品(通称Fast SCSI)通过提高同步传输时的频率使数据传输速率提高为10MB/s,后来又出现了支持16位并行数据传输(原本为8位并行数据传输)的Wide SCSI,将数据传输率再提高为20MB/s。与此相对应,原有的8位传输的SCSI被称为Narrow SCSI。而在1994年,增强型的IDE接口E-IDE(Enhanced IDE)也问世了,它解决了IDE接口无法支持高于528MB的硬盘的问题并使一个接口能同时连接两个设备,还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率。E-IDE由ANSI认可为ATA-2。与此同时,用于连接光驱、磁带机等非硬盘设备ATAPI(ATA PacketInterface)接口也诞生了。可以说,正是E-IDE接口的诞生,带来了今天IDE接口存储设备的普及。
到了1995年,更为高速的SCSI接口SCSI-3诞生了。SCSI-3俗称UltraSCSI(数据传输率20MB/s),其正式的称谓是SCSI-3 Fast-20?ParallelInterface。顾名思义,就是将同步传输时钟频率提高到20MHz以提高数据传输率的技术。当使用16位传输的Wide模式时,数据传输率更可以提高至40MB/s。正是在这个时期,“追求高性能惟有挑选SCSI”逐渐成为一种思维定式(当然SCSI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数据传输率快这么简单)。
但到了1997年,状况又有了改变,IDE阵营推出了Ultra ATA规ge展开新一轮对抗。当使用Ultra ATA DMA Mode 2(俗称Ultra DMA/33)模式时,数据传输率最高可以达到33.3MB/s。这一速度比Narrow传输模式下的UltraSCSI还要快。现在流通的IDE硬盘已经全部对应了Ultra ATA模式。并且,随着硬盘的容量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MR(Magneto-Resistive,磁阻型)磁头和提高磁盘记录密度的新规ge得以普及。
为了对抗Ultra ATA,SCSI阵营也于1997年推出了新的Ultra2 SCSI规ge(Fast-40),目前已有多种SCSI硬盘支持Ultra2 SCSI。不过,采用LVD(Low Voltage Differential,低电压微分)传输的Ultra2 SCSI难以与原有低速设备兼容,因此现阶段个人用户主要使用的故荱ltra(Wide)SCSI。
另外,在1998年9月,更为高速的数据传输率高达160MB/s的Ultra160/m SCSI(Wide模式下的Fast-80)规ge正式公布,新一代SCSI硬盘将对应这一最新的硬盘接口。
在IDE阵营方面,1998年2月由昆腾(Quantum)公司牵头推出了支持66MB/s数据传输率的Ultra ATA /66标准。尽管支持它的控制芯片组迟迟未见问世(现在已经有SIS的兼容芯片出现),WD已经于去年12月率先推出了支持Ultra ATA/66的硬盘产品,不过产品在出厂时将Ultra ATA/66模式设为Disable,用户想要激活这一模式必须使用专用的工具软件设定(当时并没有支持Ultra ATA/66的主板,所以这一措施可谓妥当)。现在昆腾、IBM等也已经先后推出了支持Ultra ATA/66的最新产品.
!
硬盘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