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专家:人工智能与人合作才能创造最大价值
- ·下一篇文章:最新报告:2016年转基因为全球农场带来182亿美元收益
大数据背后,是谁在监视我们的生活?
比较典型的是可以预测一小时以后,人会去哪儿。’他们的论文这样写道,‘相反,我们着手解决的是更开放的难题——预测数月甚至数年后,人们会在哪儿。’他们收集了32000天里307个人和396辆车的GPS数据,构建模型,准确度高达80%。在他们的描述里,未来的营销广告甚至可以精确成这样:‘需要理发吗?4天后,你将会出现在这家美发厅附近,到时候可以获得5美元的折扣。’大河说,有次数据团队私下聊天,聊着聊着突然有人问,一个人活一辈子,是不是也能用大数据分析出来?结果,几个人嘻嘻哈哈地开始推演,很快把自己吓到了。在理想状态下,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每一个阶段,还真有可能预测出来——出生在哪里,家庭背景什么样,父母收入水平怎么样,小时候的性格行为习惯,结合当地教育水平指数,再算上从新闻中提取的实时经济波动曲线等等,很多以为是意外的东西,更多时候只是一种计算概率。讨论到最后,有人嚷嚷,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闹了半天,活着就是一个数学概率问题啊?事实上,这是一部分数据科学家的愿望。他们希望打通每个环节的数据,获得全域大数据,开启‘上帝视角’,最大限度挖掘数据。在乐观者的描述里,那会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机器会基于大数据替我们选择最划算的商品、最合适的医生、最好的路径,以后也不再会有交通堵塞,每个人的运行轨迹会实时调整配置,一路绿灯??但是,也会遇到另一种可能:你的健康数据显示你的胆固醇过高,需要锻炼,节制饮食,可是你的购物车里下单了油炸食品,签收人是你本人,运动传感器显示,你没去跑步,还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剧,因此,潜在招聘官判定你的性格含有‘意志薄弱’的标签,打算拒绝你的求职申请。这是一家大公司技术负责人曾经面对的一个真实的选择。在他的故事里,数据研究者找到他,希望他打通数据,利用用户的购物数据辅助招聘决策。但是那一次,他选择了放弃。一大理由是跨度太大,准确率无法保证,另一个理由是,这样做让他多少感到伦理越界,‘大数据亦有所不为’。在大数据的世界里,依然有人相信,世界上总有数据没有办法解释的那部分人性。韦思岸说,他依然更相信Serendipity,机缘巧合。‘我不想被定位、细分、转化、分析,我可不想成为一个被大数据模型定义的人。’尽管早已不是一名物理学家,但是他依然笃信许多物理学法则,比如能量守恒、关系反转。大数据最美好的部分,不是最终发现了揭示人性的完美模型,而是不断探索人性的过程。他说,技术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能够提供无数的可能性。技术挖掘用户数据,让人感受到越界,但同样地,它也能用来曝光那些封闭信息的官僚机构和组织,用技术的方式打破他们的掩饰,让数据完全透明,为公众所用。现在的关键,是展开公开的讨论,找到这条边界。无论如何,我们依然生活在这个数字化包围的世界,不愿意放手。统计显示,人们平均每天要在手机屏幕上滑动2617次,在睡不着觉的晚上,23%的受访者会抱着手机睡觉,而其中的3%则强调,自己必须要天天握着手机,才能入睡。光纤传回数据的时候没有声音,它不会提醒你,这里正在发生什么。在更好的规则到来前,大数据世界将依然是一个没有警笛的沉默战场。就像是这座城市里被忽视的周五晚高峰地铁上的八卦、没有打开的高端财经App、被印在报价表上的个人喜好,还有那些为了它苦恼、争吵、麻木、抗争的人类故事一样,它们只存在在一串字符与另一串字符的连接中,极少为人们所知。(本文部分数据来源CNNIC、Quest Mobile、TalkingData、友盟、尼尔森、国家统计局等公开数据及上市公司公开年报,尤榕萍、万雨可、姚胤米对此文亦有贡献,文中提及的中国数据工作者均为匿名)
大数据背后,是谁在监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