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文章:路遇流浪乞讨人员 市民可拨打救助站电话
- ·下一篇文章:天学网人工智能学院深度学习集训营四期圆满开营
无边光景时时新
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分类涉及收运、利用、处理等诸多环节,设施建设与前端分类须配套衔接。为此,《实施意见》提出,一要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收运体系;二要建立与再生资源利用相协调的回收体系;三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看来,四平生活垃圾全方位“分身”的日子不远了。清洁城乡入画来内外兼“治”,让城乡环境里外齐美。四平各县市(区)更是“十八般武艺”各显其优,为美丽城乡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铁西区抓好居民小区环境卫生,加强弃管小区改造建设,全面整治市容市貌,提高卫生保洁标准,提升城区绿化水平,严格规范各类市场。开展“厕所革命”,评选“干净人家”“美丽庭院”,增强群众自觉意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学校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初显成效,形成了可复制的样板。铁东区采取周调度、月总结、签订承诺书以及采取专项行动、下达违法责令书等办法,千方百计推动养殖企业关闭或搬迁,取得了新成效。目前,全区禁养区内29家规模养殖企业,已有1户搬出禁养区,15户停养,剩余13户将于本月末全部停养或搬迁。同时,积极建设标准化排污设施。针对辖区辽河流域的19户规模养殖企业,要求其转变发展观念,建设粪污处理设施。目前,这19户中已经有16家停养或关闭,其余3户中有1家已经选址搬走,最后2家已经建成标准化粪污处理设施。双辽市为掌握工作主动权,着手建立人居环境整治“大数据”,要求各乡镇开展环境整治基础情况摸底调查,对需清理的路边沟、清扫的屯间路长度,农户生产垃圾、生活垃圾、牲畜粪便等数量,根据农户居住密度测算分类垃圾箱数量、摆放密度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农村投入垃圾箱3667个,建立垃圾收集点615个,建立垃圾转运站14个,做到垃圾当日无害化处理。伊通县大力实施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收集、农村改厕、道路畅通等工程,计划建设6个单体日处理能力为50吨的现代化垃圾转运站,每个垃圾转运站负责处理2到3个乡镇的垃圾;投资购买垃圾运输车、污水收集车,并在乡镇街道放置垃圾桶17000个。梨树县集中力量清理完毕987个废弃大坑,排放不合格的养殖场被关停。累计清运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166万吨,清理边沟196万延长米。长效机制管长久环境一时改善不难,难的是长久保持、一以贯之,这只能靠制度。四平着眼于制度性安排,固化有益经验,保持常态长效。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环境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县(市)区、镇、村三级“网格化”管理。实行三级路长制,乡镇、村、屯干部分段包片,夯实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基础。推行河长制度,落实农村河流整治主体责任,各级河长负责辖区河道两侧整洁、河流水体干净。建立健全乡镇、村屯农村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等日常工作制度,建立环境卫生问题举报奖励制度、处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逐步建立和推行垃圾分类、定时收集、清运管理制度。建立环境问题管理台账。对上级督查、新闻曝光、群众投诉反映的卫生问题,建立台账,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清单销号。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制定村(居)民公约、乡规民约,将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村社干部、居民住户,细化到村屯院落、胡同小巷,实行联效联薪、奖惩挂钩的管理模式。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财力投入制度,县(市)区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经费、乡镇、村环卫工作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环境卫生工作正常运转。整合交通、农业、扶贫、水务等涉农部门项目,加大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推行污水垃圾收费制度。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实行乡镇、村污水垃圾收费,建立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机制,引导村民和村集体出资出力承担一定的生活垃圾日常保洁义务。强化工作监督机制。强化舆论监督,对环境整治情况定期通报和曝光;强化群众监督,市、县两级设立举报电话,举报的问题要在15日内给予回复;强化检查监督,实施常态化明察暗访制,检查评比结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强化执法监督。
无边光景时时新